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对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采用新的投料和管理方法,不施肥,从放苗后2h开始投料,并由2餐/d改为5餐/d;管理上采用不施抗生素药物的生态养殖模式。定期抽样测量对虾的体长。结果表明,实验对虾生长速度比对照塘提高20%~30%,成活率高达86.33%,比对照塘高约20%。实验证明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1沙蚕的主要用途用沙蚕养殖对虾的研究成果早已推广,且在不少地方取得了节约饵料10~40%、提高产量30~35%的较好效果[2,3]。但是,由于沙蚕自身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耗氧,且具杂食的习性.因此,有时也发生争夺饵料,出现缺氧。在用沙蚕养虾的过程中,沙蚕和对虾之间的关系并非固定不变,沙蚕也并不总是处于被对虾捕食的地位。近年有不少地方,由于用沙蚕养虾,出现对虾小苗成活率极低,甚至全无的现象。在文登市销售的虾苗中发现,在同一批虾苗中,只是由于买主不同,虾苗成活率高低相差悬殊。分析发现:凡是虾苗成活率低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在8口土池开展半咸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施用NaNO3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了硝酸钠对半咸水对虾养殖池塘底质和水质的改良效果、机理及应用前景的研究。结果表明,NaNO3处理组显著提高了池塘底泥表层的氧化还原电位,显著降低了底泥的BOD5和可利用磷的浓度;显著降低了池塘水中的蓝藻相对密度;处理组的养殖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8.2%、10.1%和降低9.2%(P<0.05);处理组养殖效益明显高于对照组,每公顷池塘养虾净增加收入人民币9765元;NaNO3的施用起到了有效改良池塘底质和水质的作用。因此,NaNO3的应用可为半咸水对虾养殖池塘底质和水质的改良开辟一个新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虾配合饵料添加维生素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维生素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加以试验,配备5个不同维生素水平(0,0.27,0.54,1.1,2.1%)的饵料试验组,经较长期的室内饲养试验以考察混合维生素对对虾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添加维生素份量的增加,对虾的成活率也增高,增重倍数也提高。这就表明,维生素(在试验范围内)有降低对虾死亡率、促进生长的作用。维生素促进生长的效应最敏感区间是0~0.54%,在此范围内,维生素的少量增加也能明显地提高其生长效果,而维生素在1.1~1.2%范围内,增重曲线就逐渐趋向平坦,表示2.1%的添加量接近维生素的最适添加量。 维生素还有降低饵料系数的作用,在试验范围内,随着维生素的增加,饵料系数也降低,最低可达2.48。  相似文献   

5.
光合细菌作为对虾育苗期饵料添加剂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试验了光合细菌作为对虾育苗期饵料添加剂的效果,使用培育一周左右的光合细菌对虾苗的成活率能提高约30%。同时能起到抗病,促生长发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滨海池塘咸水Na+/K+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盐碱地池塘的对虾养殖,利用池塘陆基围隔系统研究了滨海盐碱地缺K 池塘咸水Na /K 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当Na /K 为40(mmol/mmol)时,对虾的成活率和产量最高,增重率最大,食物转化效率最高。本文还根据这一结果提出了对虾养殖生产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原建在潮带的对虾养殖池进行改造。使堤坝高3.5m,养殖池水深2.5m,池一端设闸门1座用于养殖池首次进水和对虾收获;养殖前用农药全池泼洒浸泡,杀灭越冬穴类甲壳动物,使用不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虾苗进行养殖;养殖过程中添加水通过蓄水池进行,池水用80mg/L浓度的漂白粉消毒;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微生态净水剂、沸石矿物剂、消毒剂等,优化养殖环境,增强对虾抗病能力;结果对虾养殖成活率达到40%~60%,能有效防止暴发性流行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对虾塘COD的变化及其对对虾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对虾(Peluleus chinensis)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和产量,化学需氧量(COD)值则是对虾塘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作者于1988~1990年在深圳市福永新和虾场对对虾塘COD的变化及其对对虾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制订对虾养殖稳产高产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沿黄低洼盐碱地对虾养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研究了沿黄低洼盐碱地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和南美蓝对虾(Penaeus stylirostris)养殖技术和健康养殖模式。结果表明:沿黄低洼盐碱地养殖用水经适当的岛子调节,可明显提高2种对虾虾苗的存活率;通过合理的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技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半精养池塘2种对虾养殖平均产量为163.5lkg/亩,平均投入产出比为220%;精养池塘分剐为395kg/亩、244%,而且南美蓝对虾的成活率、产值、纯利润和投入产出比均比南美白对虾的要高。提出在沿黄低洼盐碱地推广抗病力强的南美蓝对虾健康精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朱氏扁藻作为中国对虾幼体饵料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从我国海州湾沿岸海水中分离的一种易培养朱氏扁藻(Tetraselmis chui),此藻投喂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幼苗,成活率可达64.30%(蚤状Ⅰ期到仔虾Ⅰ龄),与对照组同。  相似文献   

11.
淡化速度和幅度对凡纳对虾幼体存活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淡化速度、幅度对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36h和24h降低盐度2~3的两种淡化速度,对虾苗存活率较高,分别为86.7%和83.3%;淡化时间分别为396h和264h。每12h降低盐度2~3的淡化速度,从盐度29.7降至16.3,存活率为90.0%;从盐度16.3降至0,成活率为60.3%。每次降幅为1.3~1.4和2.6~2.7时,最终存活率较高,最终淡化到纯淡水中的存活率分别为83.3%和80.0%。每次降幅度为5.3~5.4时,在降到19.0以前,存活率都还较高,但此后的效果不佳,淡化至淡水时,成活率仅为53.3%。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编号HK)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的生长、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本文在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1×108、1×109、1×1010、1×1011和1×1012 cfu/kg的屎肠球菌(分别记为FSA、FSB、FSC、FSD和FSE),以商品饲料作为对照(CON),每个处理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虾,实验周期为42 d。研究表明:对虾的成活率为80.0%~92.0%,各组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FSB和FSC组对虾的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SC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FSC和FSD组对虾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性和溶菌酶(LZM)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SC、FSD和FSE组对虾...  相似文献   

13.
饵料中的锌对中国对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中国对虾摄食补充锌饵料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饵料中加锌与不加锌,对对虾的增长、增重和成活率均无明显差异;各组对虾肝胰脏中羧肽酶A的比活性也无显著变化。我们认为,利用上述原料生产的对虾配合饵料,可以不加锌,即使饵料中含锌量较高,对对虾也没有什么危害。  相似文献   

14.
2个凡纳滨对虾全同胞家系在不同盐度下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40‰盐度范围内,设置9个盐度梯度(1‰、5‰、10‰、15‰、20‰、25‰、30‰、35‰、40‰),比较不同盐度对2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全同胞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2个凡纳滨对虾家系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对虾家系B03在10‰-40‰盐度范围内,体长、体重差异不明显,成活率较高;对虾家系B08在1‰-40‰盐度范围内,体长、体重、增长率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从盐度1‰到15‰逐渐升高,15‰以后逐渐减小.对虾家系B03的成活率整体高于B08的成活率,2个家系均难以适应盐度为1‰和5‰的水体.研究为凡纳滨对虾的家系选育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酵母发酵物产品的营养组成及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林  王初升  陈水波 《台湾海峡》2005,24(3):346-350
本研究测定了酵母发酵物产品的营养成分组成及试验其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应用的效果.该产品含活性酵母菌细胞数>30×108个/g、粗蛋白质含量45%~50%(m/m),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代谢产物.其应用于凡纳滨对虾的育苗结果表明,能促进对虾蚤状幼体的摄食和生长发育、改善水质、提高育苗的成活率,育苗成活率达50%~60%.  相似文献   

16.
牟氏角刺藻(Chaetoceros muelleri)是鱼、虾、贝、海参等幼体的优良饵料。特别是在对虾(Penaeus orientalis)人工育苗中,其饵料效果更为优越。投喂本藻,对虾溞状幼体可以顺利地变态到糠虾期,而无需添加轮虫(Rotaria spp.)等动物性饵料,成活率可达85%,与投喂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相比,可提前 4—5天发育至糠虾期,平均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虾养殖净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水养殖是海洋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虾养殖国,对虾养殖净收益直接影响对虾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对虾养殖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文章以山东省、江苏省和广东省对虾养殖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对虾养殖净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对虾养殖净收益的3个主要因素是:①每年对虾养殖的造数;②是否参加对虾养殖农业合作社;③对虾出塘的销售价格。对虾养殖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混养其他品种生物,养殖模式,养殖面积对对虾养殖净收益影响不显著。基于回归结果,笔者提出完善对虾养殖基础设施;发展对虾养殖农业合作社和养殖协会;建立稳定的对虾市场价格调控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沿海盐田低位池塘的对虾养殖暴发性病毒病问题,迄今未解决而陷入困境的现状,作者利用中国海洋大学关于“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病围栏封闭预防技术”成果,并综合利用了加强水质管理、优化池塘生态条件及合理投喂等防病和丰产技术,在规格0.33hm^2/口、平均水深1.5m的14口池塘,4.67hm^2总水面,进行了凡纳滨时虾(Litopenaeus vannamei)健康养殖的试验。经过100余天的养殖,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对虾平均体长9.1~12.6cm,平均成活率73.0%,平均产量7005kg/hm^2,防病成功率88.0%。  相似文献   

19.
舟山虾塘纹藤壶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挂板试验,研究了挂板浸水时间、挂板角度和对虾养殖塘内外环境差异等因素对附着于挂板上纹藤壶种群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沈瑛 《海洋科学》1991,15(2):18-18
由荣成市海珍品育苗场和烟台师范学院合作进行的科研项目“中子辅照技术在对虾育苗和养成中的应用研究”于日前在荣成市海珍品育苗场,经有关专家进行了育苗应用的第二次验收。验收结果表明,经中子辅照处理苗池的虾苗,密度大,质量好,成活率比对照池高1.35~2.99倍,虾苗体长增加0.07cm,与去年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