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e~(4+)和Se~(6+)对湛江叉鞭金藻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Se~(4+)(0.10mg·L)和Se~(6+)(0.10—0.50mg/L)对该藻生长繁殖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Se~(4+)(大于0.50mg/L)和Se~(6+)(大于10mg/L)则有抑制作用,且高浓度Se~(4+)的毒性比Se~(6+)大约高15倍。  相似文献   

2.
铬对文昌鱼的毒性效应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林加涵  林海宁 《台湾海峡》1998,17(2):134-138,T001
本文分析并报道了不同浓度Cr^6+和Cr^3+对文昌鱼的毒性效应及对文昌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r^6+的毒性大于Cr^3+,其对文昌鱼的致死效应与底质有关;组织学观察发现,文昌鱼中毒器官主要是鳃、肠和肌肉;适宜浓度的Cr^6+和Cr^3+可明显地促进文昌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余群  王重刚  陈荣  郁昂  郑微云 《海洋科学》2008,32(10):56-61
探讨了微量硒(Se~(4+))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Reeve))碱性磷酸酶(AKP)的作用。以催化动力学原理研究了不同缓冲系统中微量硒时AKP的影响。结果表明,Se~(4+)对谈酶的作用与酶所处的环境有关。在0.05 mol/L Na_2CO_3-NaHCO_3(pH 9.0)缓冲溶液中Se~(4+)浓度小于12.5 mmol/L时呈现出激活作用;Se~(4+)浓度大于12.5 mmol/L时呈现出非竞争性的抑制作用,其抑制常数为6.81×10~(-2)mol/L。在0.05 mol/L Tris-HCl缓冲系统(pH 9.0)中,微量Se~(4+)对AKP具有强烈竞争性抑制作用,其抑制常数为3.79×10~(-1)mol/L。经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圆二色谱的实验表明,微量Se~(4+)与AKP作用后,该酶的构象已发生了变化。研究发现海水环境中若含有微量Se~(4+)(SeO_3~(2-)),可以促进扇贝AKP的水解。利于贝类的生长发育和外壳的形成,并有益于贝类的繁殖。  相似文献   

4.
采用半静水实验法测试研究了重金属Cu2 对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和玫瑰无须(Puntius conchonius)的急性致死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2 对文昌鱼和玫瑰无须 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61,0.373,0.261,0.211 mg/L及0.976,0.783,0.562,0.473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21和0.047 mg/L.亚急性毒性实验中,文昌鱼和玫瑰无须 分别用浓度为20%和30%的 96 h LC50的Cu2 处理.不同器官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过量Cu2 对玫瑰无须 的鳃、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毒害,对文昌鱼鳃和肝盲囊细胞也产生了严重的毒害,表现为细胞空泡化等明显的结构破坏.实验结果显示文昌鱼的肝盲囊和脊椎动物的肝脏一样,也是受过量铜显著毒害的主要靶器官器官.因此,文昌鱼的肝盲囊至少在经受过量Cu2 毒害方面与脊椎动物肝脏具有相似性,从生理功能方面为类文昌鱼祖先的盲囊(digestive caecum)是脊椎动物肝脏的前体这一假说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5.
四氯化碳对杜氏盐藻的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等浓度对数间距0.2设置毒物四氯化碳(CCl4)浓度对杜氏盐藻进行了毒性实验,根据细胞的生长以及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观察CCl4,对盐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Cl4浓度小于0.13%时对盐藻生长及β-胡萝卜素累积几乎没有影响。盐藻对CCl4的最大耐受浓度为0.20%。CCl4浓度达到0.32%时,5天之后造成细胞全部死亡和β-胡萝卜素累积消失。  相似文献   

6.
6-O-羧甲基壳多糖的细胞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血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研究6 -O-羧甲基壳多糖的细胞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 浓度的6-O-羧甲基壳多糖对红细胞溶 血率小于5%,说明该材料无溶血现象。以手术缝合线和500μg/mL的苯酚为对照研究不同分 子量的6-O-羧甲基壳多糖分别在1000μg/mL和2000μg/mL浓度下对大白鼠皮肤成纤维细胞 生长的影响,经过2d,4d,7d细胞培养,细胞增殖率均大于100%,说明该材料对成纤维细胞 无毒性效应且对大白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分子量越小促生长作用越强,随 着培养时间延长促生长作用亦增强。此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6-O-羧甲基壳多糖作为医 用生物材料在细胞毒性方面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6-苄基腺嘌呤(6-BA)、激动素(KT)、奈乙酸(NAA)和甲壳素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枝管藻(Cladosiphon okamuranus Tokida)盘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6-BA对盘状体的生长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其质量浓度为0.5 mg/L时的促进效应最强;不同质量浓度KT下生长的盘状体直径均大于对照,其最有效质量浓度为1 mg/L;NAA可以延长枝管藻盘状体的生长时间,促进盘状体生长,其质量浓度为5 mg/L时,盘状体的生长时间被延长7 d左右,直径可达780μm,比对照(540μm)高出240 μm;甲壳素对盘状体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有机锡对金藻(Dicrateria sp.)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有机锡对金藻的毒性效应 ,结果表明 ,三丁基锡 (TBT)和三苯基锡 (TPT)在低浓度的情况下 ,即可限制金藻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室内一次培养研究显示 ,该 2种有机锡化合物对金藻表现出很强的毒性 ,对生长速率的 72 h半数效应浓度 EC50 分别为 0 .58和 0 .77μg/ dm3。  相似文献   

9.
苯酚对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的毒性最大,20~#燃料油次之。硫化钠组最大比生长率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大。20~#燃料油、苯酚和硫化钠影响其生长的最低觉察效应浓度一未觉察效应浓度(LOEC—NOEC)范围分别为32.00—3.20mg/L,3.20—1.00mg/L,和0.320—0.100mg/L;苯酚影响其叶绿素a含量的216h-EC_(50)为6.739±0.003mg/L,20~#燃料油影响其细胞分裂繁殖的144h-EC_(50)为46.13±1.01mg/L,高浓度燃料油抑制新月菱形藻的生长繁殖及叶绿素a含量,低浓度的则刺激其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0.
运用 3× 3× 2析因试验 ,研究NO3 N质量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三角褐指藻 (Phaeodactylumtricornutum)生长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 :NO3 N以抛物线方式控制藻的生长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藻的指数生长期 ,对稳定态细胞密度影响减弱 ,温度升高有助于生长。当温度为 2 0℃ ,NO3 N质量浓度分别为 14 .7和 14 .6mg/L ,光照强度分别为5 36 4 .0和 4 0 35 .4lx时 ,藻相对生长率和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 ,分别为 0 .6 5 15d-1和10 10 .7× 10 4/mL。光肥效应、温肥效应和光温效应存在于藻类生长过程 ,并且起协调作用。增产效应随NO3 N含量增加而减少 ,随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三氯生对小球藻的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三氯生(Triclosan) 对小球藻(Chlorella spp) 生长状况、藻细胞光合色素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检测三氯生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采用概率单位-浓度对数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藻细胞密度随药剂浓度增加而明显下降,且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96 h 半抑制效应浓度 ( EC50 ) 为 0.065 0 mg·L-1,属于高毒;三氯生明显抑制小球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并对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有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丽平  郑丙辉  孟伟 《海洋通报》2007,26(4):111-115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多环芳烃荧蒽和铜对三角褐指藻的单一和联合毒性。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荧蒽(0~0.315μg/mL)和铜(0~1.262μg/mL)分别对该藻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都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当荧蒽浓度升高至0.079μg/mL或铜离子浓度升至0.317μg/mL时,开始明显抑制藻种群的增殖。经回归分析求得荧蒽和铜对三角褐指藻的72hEC50分别为(0.103±0.009)μg/mL和(0.531±0.037)μg/mL。在联合毒性实验中,定义0.5×EC50(荧蒽) 0.5×EC50(铜)=1个毒性单位(TU)。荧蒽和铜混合后,对三角褐指藻的72hEC50为(1.093±0.085)TU,其联合毒性效应方式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有机锡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各种微藻生长半抑制浓度的比较(赵丽英等,1990)和富集能力的测定(Beaumant and Newmen,1986),以及对微藻固碳能力(Callow and Evans,1981)和色素含量的影响(高尚徳等,1994),而对海洋徽藻的细胞器损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半抑制浓度的TPTC处理等鞭金藻细胞,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为研究有机锡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提供了细胞学方面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渤海湾海水中不同Hg浓度对生物的某些毒性效应,本文采用室内示踪养殖法,探讨了海水中不同浓度的Hg对浮游硅藻类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n Bohl的生长和累积、排出~(203)Hg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亚致死剂量铜对文昌鱼和玫瑰无须钯的组织病理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静水实验法测试研究了重金属Cu^2+对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和玫瑰无须喜巴(Puntius conchonius)的急性致死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2+对文昌鱼和玫瑰无须喜巴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61,0.373,0.261,0.211mg/L及0.976,0.783,0.562,0.473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21和0.047mg/L。亚急性毒性实验中,文昌鱼和玫瑰无须喜巴分别用浓度为20%和30%的96h LC50的Cu^2+处理。不同器官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过量Cu^2+对玫瑰无须喜巴的鳃、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毒害,对文昌鱼鳃和肝盲囊细胞也产生了严重的毒害,表现为细胞空泡化等明显的结构破坏。实验结果显示文昌鱼的肝盲囊和脊椎动物的肝脏一样,也是受过量铜显著毒害的主要靶器官器官。因此,文昌鱼的肝盲囊至少在经受过量Cu^2+毒害方面与脊椎动物肝脏具有相似性,从生理功能方面为类文昌鱼祖先的盲囊(digestive caecum)是脊椎动物肝脏的前体这一假说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6.
甲基汞(MeHg)对鱼类多种生命过程存在极强的毒性作用,但有关其对海水鱼类免疫功能的毒性作用研究较少。本文利用实验毒理学方法研究了MeHg(暴露浓度0.0, 0.1, 1.0, 10.0, 20.0μg/L;暴露时间30天)在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组织(鳃、肝脏和脾脏)中的蓄积特征及其对幼鱼的四种免疫功能生物指示物(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免疫球蛋白MIgM)和生长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幼鱼体内MeHg蓄积量具有显著的浓度依赖性和组织特异性,各组织对MeHg的蓄积能力总体上呈现肝脏鳃脾脏的趋势;四种免疫功能生物指示物(活性或含量)对不同MeHg浓度暴露的响应方式各异,且具有显著的组织特异性; MeHg达到一定暴露浓度后显著抑制幼鱼的生长。总体而言,MeHg在褐牙鲆幼鱼体内蓄积,对其产生免疫毒性,并抑制幼鱼的生长。此外,ACP、AKP和LZM等免疫性指标能较好的反映对MeHg暴露的浓度依赖关系和组织特异性,可作为海水环境中MeHg污染风险评估和生物毒性分析的潜在生物指示物。  相似文献   

17.
敌百虫对虾池生物的毒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敌百虫对青岛大扁藻、三角褐指藻、球等鞭金藻和海洋原甲藻等4种海洋微藻及天津厚蟹、脊尾白虾和克氏纺锤水蚤等3种野生甲壳类 ,以及中国对虾、缢蛏和台湾红罗非鱼等3种养殖生物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 :敌百虫在低浓度下对海洋微藻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甚至有促进作用 ,但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完全抑制海洋微藻的生长。各种海洋微藻对敌百虫的敏感性不同。对3种野生甲壳类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天津厚蟹LTD50(96h)为1.25×10-6;脊尾白虾LTD50(12h)为0.05×10-6;克氏纺锤水蚤LTD50 (48h)为0.063×10-6。敌百虫对3种养殖生物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中国对虾LTD50(48h)为0.060×10-6;缢蛏LTD50(72h)为18.79×10-6;台湾红罗非鱼LTD50(72h)为36.35×10-6。文中还对敌百虫作为对虾病毒病预防药物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油类及其分散剂对缢蛏幼虫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胜利油田原油和市售0~#柴油的水溶性组分,及英国BP公司生产的油类分散剂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cta)D型面盘浮游幼虫生长的影响,求得了相应的毒性效应指标。  相似文献   

19.
过氧化氢对两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H2O2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青岛大扁藻(P.helgolandica var.tsingdaoensis)和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的毒性效应,得到了H2O2对两种藻72h的抑制率,并且在同-H2O2浓度条件下,对不同生长期和不同浓度细胞的毒性作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浓度的H2O2对微藻种群增长有微弱的促进作用,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变为抑制作用,抑制率也由负变正,并且H2O2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其毒性作用越大;H2O2浓度相同时,对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细胞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而且对稳定期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指数期细胞。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9-2010年四个季度月用底栖生物抓斗式采样器捕获的文昌鱼样品,从其资源分布、年龄结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等方面对厦门国家级珍稀海洋物种自然保护区文昌鱼的种群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文昌鱼种群资源分布衰减趋势明显,只在黄厝—前埔海区、小嶝岛—角屿海区和南线—十八线海区3个核心区还有分布,但资源密度低,分布范围狭小,而在鳄鱼屿实验区未能发现.(2)文昌鱼体重与体长之间关系:W=6.6895×10-4L3.1818;体长与体质量生长方程分别为:厶=65.63[1-e-0.68(t+032)],Wt=404.62[1-e-0.68(t+032)]3.1818;夏季、冬季航次的优势体长组分别为25-35mm和35-45mm,优势体重组分别为25-50mg和50-100mg;秋季低龄鱼较多,而冬季高龄鱼比例较高.(3)采用ELEFAN Ⅰ技术分析了厦门文昌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K、L∞、总死亡系数Z、自然死亡系数M和开发率E,发现其生长参数K值较大,自然死亡系数较高,开发率较大(0.69).综之,厦门自然保护区内的文昌鱼种群健康状况整体不佳,应注意资源保护,加强保护文昌鱼栖息地的底质和水质以及防止过度捕捞以实现其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