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中分析了目前黄河口道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治理建议。认为含沙量增加、河槽萎缩、高槽河段及黄河断流是目前河口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河道疏滩工程、利用DBSL(高含沙水层)层是河口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具有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 ,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区之一 ,但黄河水资源的可供水量有限 ,尤其是近年来深受黄河断流影响之苦。研究黄河河口三角洲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黄河河口三角洲的水土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 ,研究了河口地区的来水量 ,在此基础上 ,对河口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了研究。文中建议河口地区的黄河可供水量为 7.8× 1 0 8m3/ a,此量既可以满足河口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水要求 ,又可以保证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所需输沙入海水量。  相似文献   

3.
黄河干流长5464km,流域面积752443km2,流经我国西北、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水资源贫乏。20世纪50、60年代以前,由于人口较少,经济处于低水平运转的时代,水资源尚能满足沿黄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活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水的供需矛盾充分暴露出来,下游断流日趋严重,成为制约沿黄流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黄河水资源问题不但给中、下游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多危害,而且危及河口及其邻近海区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口、环境和资源得不到协调发展。由于以前黄河口区的治理与开发很少考虑到黄河入海物质通量变化对海洋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影响,因而给该区今后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困难。陆地和海洋是通过大江、大河联系起来的统一有机体,但世界上因只顾治河、不顾海洋而贻害无穷者不乏其例。黄河是一条水少、沙多,受人类活动影响巨大的河流,其水资源利用率高达60%左右,为世界大河之最。大量提水、引水造成下游严重断流,给黄河口及其近海区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带来了灾害性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历史资料,对关于黄河水、沙通量变化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解决黄河断流、全面开发利用黄河,也为实施河口及其邻近海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河断流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崔树强 《海洋科学》2002,26(7):42-46
介绍了黄河断流的特点和原因,分析了黄河断流的变化趋势及断流在黄河三角洲地区造成的影响,指出断流不仅加重三角洲地区今后防洪的负担,而且对三角洲环境变化将产生重大影响,研究表明,黄河断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流域降雨量的减少,水土保持减水是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足的主要原因;但人为用水如城乡工农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量增加加剧了黄河的断流;人为引水过程中的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乃至严重浪费,流域引水管理混乱,水资源统一调配的机构和机制不健全,缺乏具体有效的控制引水措施和手段是导致近年来黄河断流加剧的根源,黄河断流对三角液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是严重的而且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造成了三角液地区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影响三角洲地区水质质量,造成地下水质恶化,区域植被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变差,陆区农业及海区渔业生态系统失调,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黄河河口的治理是稳定现行尾闾河道的重要途径,河口地区挖沙降河为黄河的治理,水沙资源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是发展黄河三角洲经济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6.
侯国本  丁东 《海岸工程》1998,17(1):53-55
黄河口的减沙与水资源利用是稳定黄河流路的重要措施。入海流路的选择是确保油田开发、港口建设和防灾的重要工作。加强河口港湾和河口治理工程的研究是解决黄河口治理的关键工程。  相似文献   

7.
侯国本  丁东 《海岸工程》1996,15(2):15-18
根据黄河下游水量逐年减少,断流时间逐年增加,河口形态已经消失等现状,认为黄河已经出现死亡象征。指出“调水调沙”“束水攻沙,攻沙入海”治黄方案应作科学论证。提出了筑平原大水库,引黄河洪水,静态放淤,向华北调水治理黄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河断流对河口海域鱼类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知1972年出现自然断流现象以来,断流现象频繁发生,时至1997年更是断流13次226d,严重影响了河口海域的生态环境。本文依据有关文献资料及河口海域鱼类多样性的特点;分析了黄河断流对河口海域鱼类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河河口地区海岸线变迁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现有的实测资料,编绘了《黄河河口地区高潮线历史变迁图》,据此分析了黄河河口三角洲岸线变迁以及泥沙造陆、沙咀延伸、岸线蚀退的情况。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河口淤积延伸对下游河道的影响。提出了治理黄河河口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实测资料统计和肯德尔检验两种方法分析了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前后河口段水质状况,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河口段水质状况有恶化趋势。1999年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以后,随着国家对黄河水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河口段水质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向良性方向发展,并且提出了完善水质监测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山东半岛东部、北部及渤海海峡地区的地方性天气-冷流低云,作了初步的分析。着重分析产生这种低云的环流特点及殊地理环境,分析归纳出这种低云的预测方法及判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中太平洋北部海盆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析鉴定,讨论了该调查区处在溶跃面以下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种数与水深变化的关系,推测出本调查区中Ⅰ区的碳酸盐补偿深度约5300米。根据地层中出现的标准化石,对柱状岩芯M_(14)进行了地层年代划分。最上部地层年代约为27万年前,向下1米处年代约为44万年前,3.66米处年代约为122万年前。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量田间试验和调查资料分析,作者提出烟单14号玉米生长过程中,小喇叭口期土壤中全氮、大喇叭口期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与产量相关密切。并据此建立了产量及构成三因素与土壤养分间的最优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14.
热带气旋对黄、渤海影响的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统计分析了1949—2000年共52年影响黄、渤海的热带气旋时空分布特点及ENS0、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影响黄、渤海的热带气旋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热带气放以四种主要路径影响黄、渤海,其影响时间、频数及强度均有不同。ENSO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位置将影响热带气旋对黄、渤海影响的路径和频数。  相似文献   

15.
波浪对稳定海湾形成过程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个稳定海湾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了以波浪侵蚀为主的沙质海岸,在人工岬控制下海岸变形与波浪特性的关系。从而为海岸蚀退的预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浮力平流直接影响着海洋内部的湍流混合过程,制约着海洋热盐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这一过程在浅海,尤其在象渤黄海那样具有较强浮力平流的中国大陆沿岸带海区,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讨论浅海浮力平流对温跃层和海洋锋的影响,从理论上导出在浮力平流效应作用下期混合锋的公式,并以南黄海为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放实验室IAP-AGCM(二层大气环流模式),针对黑潮弯曲时的北太平洋冬季表层海温(SST)异常进行八个月的数值积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潮弯曲时北太平洋冬季SST异常对大气低频振荡的影响具有明显的30-60d振荡的特征;在北半球的30-60d振荡,大部分地区为向西传播,在南半球则为向东传播;其经向传播较为复杂,在120°E剖面上以向南传播为主;热带地区受此SST异常的影响以西太平洋、印度洋大气加热场的30-60d振荡为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开发胶东温泉地热水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热水中阴离子的组分与温泉水类型,指出其中Ⅱ_1、Ⅱ_2:型水温高,日采水量大,矿化度高,水质复杂,相应的环境效应明显.提出地热水的大规模开采以及尾水的大量排放,对温泉周边的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土壤及地下水等方面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Bowen数的意义、功能和计算法。同时,依据多年水文气象实测资料作统计,计算出东中国海的Bo值。其结果绘制成1月至12月的月平均分布图,从而对本海域的Bo分布特点作详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全球中期预报模式T63L9,选取2004年6月4日至13日10d作为试验个例进行了集合预报试验,分析了不同集合成员个数对于预报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集合预报的技巧都明显高于单个控制预报。在集合成员较少时,随集合成员教的增加,集合预报的技巧提高明显,当集合成员数多于11个时,集合预报的效果提高缓慢。在中期预报时段内。集合成员数11为集合预报效果随集合成员教趋于饱和的临界值,如果继续增加成员数.预报效果提高较少,但计算量却大大的增加。本文只是单个试验个例的分析结果。为验证结论的普适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