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2篇
  免费   627篇
  国内免费   1042篇
测绘学   627篇
大气科学   631篇
地球物理   613篇
地质学   1672篇
海洋学   589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181篇
自然地理   40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7 毫秒
991.
GPS速度测量在航空重力测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飞机平稳飞行的状态,建立了严密的状态方程,利用常加速度模型的速度预测值,构建了观测值验前残差检验量Q,并给出其误差源:观测误差与速度预测误差,根据检验量Q的统计特性结合IGGⅢ抗差方案,对含粗差的观测值作降权处理。采用静态数据分析观测误差的统计特性,并给出其模型参数,同时分析了理想运动状态下的速度预测精度以及数据采样率与新方法粗差探测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静态和动态算例表明,新方法能有效探测出小于1周的粗差。  相似文献   
992.
实时钟差产品是高精度广域差分位置服务(亚米级、分米级、厘米级)的基础产品,本文针对BDS/GPS轨道精度差异,设计了一种顾及轨道精度差异观测权函数,优化了实时钟差估计的随机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非差法实现了BDS/GPS联合的实时钟差估计。采用MGEX和iGMAS跟踪站的实时观测数据进行实时钟差解算,并与iGMAS产品综合中心提供的事后精密钟差产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估计的钟差精度对单GPS、单BDS和BDS/GPS融合都有提高,其中BDS钟差精度整体较GPS更为显著,提高幅度约12.8%,其中IGSO/MEO更为突出,提高幅度约20%,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基于ETM+影像的绿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ETM+影像为数据源实现对贵阳市某城区的绿地信息提取。对获取的影像进行预处理,分别通过不同的方法:原始波段组合法、主成分分析法(PCA)、独立分量分析法(ICA)、归一化植被指数法(NDVI)及基于第一独立分量的实验室波段组合法,获取研究区的假彩色合成影像。将以上方法得到的影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植被景观目视效果最好的是原始波段组合法。将得到的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第一独立分量的实验室波段组合法绿地信息提取精度最高,是一种有效的绿地信息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94.
混合智能优化算法的SAR图像特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琴  谷雨  徐英  赖晓平 《遥感学报》2016,20(1):73-79
为提高SAR图像自动目标识别的准确率及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智能优化的SAR图像特征选择算法。首先,采用分形特征对SAR图像进行增强,基于分割后的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矩的方位角估计方法。然后基于未校正和校正后的图像分别提取Zernike矩、Gabor小波系数和灰度共生矩阵构成候选特征集合,使用遗传算法结合二值粒子群的混合优化算法实现SAR图像特征选择。最后,采用MSTAR数据库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特征集合具有一定泛化能力,一方面提高了SAR目标识别的准确率,另一方面减小了SAR图像目标识别的时间。  相似文献   
995.
气象卫星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乃锰  谷松岩 《遥感学报》2016,20(5):832-841
回顾了国际气象卫星和中国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综述了气象卫星在图像解译、定量产品应用和数据同化方面的成就以及辐射校正技术的进步。围绕大气科学,特别是数值天气预报对天基观测的需求,展望了未来气象卫星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precipitation forecasts in eastern China from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 using the time-domain version of the Method forObject-based Diagnostic Evaluation (MODE-TD). A total of 23 heavy rainfall cases occurring between 2018 and 2021 areselected for analysis. Using Typhoon “Rumbia” as a case study, the paper illustrates how the MODE-TD method assessesthe overall simulation capability of models for the life history of precipitation systems. The results of multiple tests withdifferent parameter configurations reveal that the model underestimates the number of objects’ forecasted precipitationtracks, particularly at smaller radii. Additionally, the analysis based on centroid offset and area ratio tests for differentclassified precipitation objects indicates that the model performs better in predicting large-area, fast-moving, and long lifespan precipitation objects. Conversely, it tends to have less accurate predictions for small-area, slow-moving, and short lifespan precipitation objects. In terms of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the model overestimates the forecasted movement speedfor precipitation objects with small-area, slow movement, or both long and short lifespans while underestimating it forprecipitation with fast movement. In terms of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the model tends to overestimate the forecastedmovement speed for precipitation objects with small-area, slow movement, or both long and short lifespans while un derestimating it for precipitation with fast movement. Overall, the model provides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s for theduration and dissipation of precipitation objects with large-area or long-lifespan (such as typhoon precipitation) whilehaving large prediction errors for precipitation objects with small-area or short-lifespan. Furthermore, the model’s simu lation results regarding the generation of precipitation objects show that it performs relatively well in simulating thegeneration of large-area and fast-moving precipitation objects. Howev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orecastedgeneration of small-area and slow-moving precipitation objects after 9 hours.  相似文献   
997.
绿潮生物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绿潮发生机制极其复杂,但其核心机理是绿潮暴发时漂浮"藻席"中的浒苔快速形成巨大生物量,涉及浒苔生物学过程对环境的响应及其生理生化基础。为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报道的基础上,对浒苔生活史研究进行了充分的理论补遗;分析了漂浮"藻席"中浒苔生长与繁殖过程,认为该过程是绿潮生物量形成的关键;阐述了浒苔孢子囊形成是对富营养化背景下海水溶解无机氮(DIN)中硝态氮高占比的响应,认为一氧化氮分子可促进浒苔营养细胞向孢子囊的转化;解析了浒苔细胞对逆境因子的响应途径与机制。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对浒苔引发绿潮的生物学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定。人为或自然因素使固着浒苔处于漂浮状态,形成小规模"藻席";富营养化背景下海水DIN中硝态氮占比的升高赋予了浒苔巨大的繁殖潜能,漂浮过程溶解无机碳(DIC)"充裕"和"不足"两个阶段的交替以及食藻动物啃食产生的藻片段使孢子囊形成比例大幅提升;孢子原位萌发等使释放的孢子在"藻席"中获得了附着基,个体数目随之指数增长;结合漂浮浒苔的高生长速率,"藻席"规模不断扩大,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生物量。同时,本文还对今后的绿潮研究提出一些建议,认为啃食动物在浒苔生物量消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漂浮"藻席"系统中扮演着"生态引擎"的功能,同时系统阐明浒苔孢子的原位萌发等现象的生物学机理应该是未来绿潮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开发新型的脱色填料,进行海绵铁对活性艳红K-2BP的脱色动力学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海绵铁对活性艳红K-2BP具有较高的脱色率,在10min,30min和60min脱色率分别为58.78%,85.2%和93.89%。在海绵铁表面衰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脱色动力学模型,并研究了pH值、温度、粒径和投加量对反应速度常数K和表面衰减系数Ka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Simul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Ship-Bridge Collisio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U  Jiancheng 《中国海洋工程》2002,16(3):369-382
  相似文献   
1000.
顾海峰  蔡锋 《台湾海峡》2002,21(4):501-503
根据多波束测深系统存在着“工作站有时会停机”和“测深软件有时会退出”的问题,利用UNIX中的SHELL编写了两个程序,它们可以对多波束测深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