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94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通过戊二醛交联合成羧甲基壳聚糖铜配合物,用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测定羧甲基壳聚糖铜中铜的量,分别考察其在人工海水及海水中的缓释性能.产品中铜的质量百分数为10.4%,在人工海水中缓释32 d的累积释放度为0.239*!0%,在海水中缓释30 d的累积释放度为0.211*!2%,且均释放平稳,说明其具有优异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52.
用流延法成功制备壳聚糖/PVA共混膜,并进行湿热处理,用FT-IR、XRD对经过湿热处理共混膜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膜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结果表明,随着湿热处理时间的增长共混膜的无水结晶峰出现并不断增强。共混膜的吸水性实验表明,壳聚糖/PVA共混膜的pH敏感性可通过控制湿热处理的时间来改变,由于湿热处理不需要引入诸如戊二醛等对生物有毒副作用的化学交联剂,所以该法可望在壳聚糖/PVA共混膜控释体系的后处理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3.
5-氟尿嘧啶 (5- Fu)以壳聚糖为载体 ,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 ,制备了 5- Fu壳聚糖微囊。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 ,以微囊载药量、药物包封率、粒子分布百分数为指标优化微囊的制备工艺 ,并以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得含药微囊 ,方法重现性好 ,制备工艺稳定。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 ,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54.
海洋生物体内蕴含着天然活性物质,许多都具有杀菌、杀虫、抗逆、促生长等功能,已成为新农药创制的重要源泉,据此研制新型海洋生物源农药,是海洋生物产业中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新型生物农药研发的重要途径。以虾、蟹壳为原料制备的壳聚糖是一种碱性多糖,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病、抗逆能力,在农业上受到广泛关注。为提高壳聚糖的应用性,通过改性提高其抑菌性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基于本实验室近20年来在壳聚糖衍生化及抑菌活性方面开展的工作,系统地阐述了提高壳聚糖抑菌活性的活性拼接改性策略,即通过在不同位点接枝含氮、含磷、含硫等抑菌活性基团以提高其抑菌活性,分析了其构效关系,为研制新型海洋生物农药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5.
田野  刘鹰 《海洋科学》2018,42(2):167-176
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并且环境中只要存在微量的重金属即可产生毒性效应。因此,研发新材料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利用绿色、经济、产量丰富的壳聚糖为原料,以物理和化学改性方法为手段制备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壳聚糖基吸附材料是当今研究热点。本文以壳聚糖基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主线,概括总结了壳聚糖的改性方法及其衍生物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壳聚糖基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面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56.
以壳聚糖粉末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了球状壳聚糖树脂(MCR)。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H和温度对MCR吸附NO-2的影响以及MCR对水溶液中NO-2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313~328K时,MCR对NO-2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受粒子内扩散和液膜扩散联合控制。  相似文献   
57.
58.
本文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苯甲醛选择性的保护壳聚糖C2位氨基的方法,制备了O-羧甲基壳聚糖(O-CMC)。采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羧甲基化反应只发生在壳聚糖的O位。该方法制备得到的O-CMC的羧甲基度为42.2%,反应选择性好,步骤简单,产率高达85%。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通过先共混沉淀后溶解去除超细SiO2颗粒(5~10 μm)制备改性壳聚糖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观察显示,改性后的壳聚糖膜由微尺度多孔结构和光滑表面结构的非对称结构组成,并且改性前后壳聚糖膜的机械性能没有明显改变。死端过滤实验测试膜通量的结果显示,由于微观凹凸膜结构可增大膜的有效扩散面积,因此改性后壳聚糖膜的水渗透性比未改性壳聚糖膜提高了1.5倍。采用自由扩散法测试溶菌酶(14 kDa)、胰蛋白酶(20 kDa)、胃蛋白酶(34 kDa)、鸡卵清蛋白(43 kDa)和牛血清白蛋白(65 kDa)在壳聚糖膜内的有效扩散系数(effectiv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Deff),实验结果表明,虽然蛋白质分子量的变化仅为4.6倍,但是改性壳聚糖膜中蛋白质的Deff变化达330倍,说明壳聚糖膜具有一定的蛋白质选择过滤性能。另一方面,鸡卵清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Deff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由此推测改性壳聚糖膜传质通道的大小与鸡卵清蛋白的分子大小相当。本研究结果可为生物酶制剂精制过程的膜过滤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制备不同脱乙酰度、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固体粉末和溶液,并利用试管法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性质及不同状态的样品的体外凝血时间.结果表明:当分子质量相近时,壳聚糖溶液的体外凝血时间随脱乙酰度的增加而减少,脱乙酰度中等的固体粉末具有最强的促凝血能力;当脱乙酰度相近时,只有高分子质量的壳聚糖溶液具有一定的促凝血活性,但固体粉末状态的三种壳聚糖均具有一定的缩短体外凝血时间的能力;同等剂量的壳聚糖溶液和粉末,除了高脱乙酰度、高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外,其余样品的固体粉末对于缩短体外凝血时间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