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朱敏  张立新  史大永 《海洋科学》2011,35(12):63-67
以印尼海域刺麒麟菜(Eucheuma spinosum)为原料, 分别采用烘箱法、高温灼烧法、凯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对其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 该刺麒麟菜中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2.93%, 22.68%, 4.19%和0.58%。最佳提取...  相似文献   
13.
蜈蚣藻、蜈蚣藻节夹变型和拟厚膜藻卡拉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1988-1990年对采自青岛的蜈蚣藻,河北的蜈蚣藻节夹变型和浙江的拟原膜所含多糖的产率,物理性质,化学组化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拟厚膜藻多糖无凝固性;蜈蚣藻多糖凝固性很低;蜈蚣藻节夹变型多糖有些凝固性,是三者中凝固性最好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两种硒化物在文蛤富集、排出镉过程中的作用,对文蛤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探讨硒化物对Cd2+代谢相关机制。硒化卡拉胶组和亚硒酸钠组共产出587 855条高质量reads。基因本体分析功能注释到15 380条unigenes, KEGG通路注释到18 866条unigenes。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到肌球蛋白复合物(myosin complex)、离子通道抑制(ion channel suppression)等基因本体分析功能中。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显示,在嘌呤代谢(purinemetabolism)、ECM受体相互作用(extracellularmatrix receptor interaction)、硒化合物代谢(metabolism of selenium compounds)等通路显著富集。从结果分析Cd2+可以使文蛤体内蛋白转录修饰出现异常;有机硒可以通过调控金属离子通道活性来排出细胞内的Cd2+;无机硒主要作用于文蛤细胞表面,增强其表面活性抵御Cd2+进入细胞;差异基因KEGG注释结果表明有机硒与无机硒在文蛤重金属代谢中作用机制以及途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卡拉胶一魔芋粉的协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991年观察到魔芋粉和k-卡拉胶有很强的协合作用。前者能显著增强后者的凝胶强度和弹性,并减少泌水性,在1994年研究了其最强协合作用时的配比为m卡拉胶:m魔芋粉=3:2,这一性能在食品工业上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面法对1株高产卡拉胶酶的印度尼西亚热泉菌Bacillus sp.Lc50-1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分别以培养温度、pH值、C源、N源、金属离子及接种量作为唯一变量进行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对酶活有显著影响的单因素取值范围;参考单因素实验结果,再利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卡拉胶浓度(C源)、蛋白胨浓度(N源)、KCl浓度(金属离子)与酶活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Bacillus sp.Lc50-1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47.5℃、蛋白胨0.25%、卡拉胶0.3%、KCl 21.55mmol·L-1,优化后发酵上清液的酶活达到8.9U·mL-1,比优化前提高了1.5倍。  相似文献   
17.
卡拉胶与琼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卡拉胶(carrageenan)与琼胶(agar)均属红藻多糖,是构成某些红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卡拉胶多从麒麟菜(Euchenma)、角叉菜(Chondrus)、沙菜(Hypneaceae)中提取获得,琼胶从江蓠(Gracilaria)等海藻中提取获得。卡拉胶与琼胶均具有良好的胶凝性,由于这种特性使其在食品、医药、化工方面有着  相似文献   
18.
异枝麒麟菜和扇形叉枝藻卡拉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88-1990年以海南文昌海藻养殖场进口的异枝麒麟菜和在山东省青岛市采集的扇形叉枝藻为材料进行多糖产率,凝胶强度、粘度、凝固点、融点、硫酸酯和3.6-内醚-半乳糖含量分析,同时用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它们的组成结构。  相似文献   
19.
探讨红藻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前景,对蠕虫叉红藻(Furcellaria lumbricalis)中1种硫酸半乳聚糖(FB)的粘度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流变仪通过与标准k-卡拉胶(KCA)比较,分析FB在不同温度、pH、金属离子以及酪蛋白存在下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5~50℃下,FB水溶液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下降;在相同温度下,FB水溶液粘度稍受pH值大小的影响;钾离子和钙离子均能降低FB水溶液粘度,但Ca^2+的加入能明显提高酪蛋白与FB混合水溶液体系粘度。由于FB和KCA粘度变化行为具有相似性,这为FB用作食品添加剂提供了有用数据。  相似文献   
20.
庞通  刘建国 《海洋科学》2011,35(6):13-18
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在山东青岛实验室和海南陵水试验平台,以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扫描显微镜等技术,对12种原产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热带产胶红藻外观形态,表皮细胞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株系藻体呈现褐色、绿色、黄绿色、翡翠绿色、橄榄绿色和咖啡色等多样性;2)在表皮细胞特性方面,5号株系细胞最小、排列最致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