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04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2 毫秒
21.
海洋多糖具有来源丰富、生物相容性好、易生物降解、低毒性、低成本、稳定性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同时,海洋多糖易于化学改性能够制备满足各种需求的纳米粒(如用于药物递送、基因递送和生物传感等)。因此,海洋多糖是目前被认为用于制备药物递送系统的理想原料。本文综述了海洋多糖的性质、制备海洋多糖纳米粒的主要方法,并从海洋多糖纳米粒的物化性质和结构特征出发讨论几个重要的概念,为临床前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依据。然而,目前这类研究大多仍处于实验室阶段,需要进一步进行体内和临床应用研究来开发医用的商品化的纳米产品。  相似文献   
22.
本文研究了0.25~3 mmol/L浓度的NaHSO3对紫球藻(Porphyridium violaceum)和0.06~0.96 mmol/L浓度的NaHSO3对蓝隐藻(Chroomonas placoidea)的叶绿素荧光参数(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光化学淬灭qP、非光化学淬灭NPQ)、细胞密度、干重、胞外多糖和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较低浓度的NaHSO3对紫球藻和蓝隐藻的生长及活性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2种微藻进行生长和活性物质积累的最适NaHSO3浓度分别为0.5和0.12 mmol/L,此条件下,实验结束时,2种微藻的Fv/Fm、rETR、qP、细胞密度、干重、胞外多糖和藻胆蛋白含量均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紫球藻的最终细胞密度、干重、胞外多糖和藻胆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6.0%、19.1%、71.8%和69.0%。蓝隐藻的上述参数在NaHSO3浓度为0.12 mmol/L时则比对照组增加了60.8%、45.4%、60.0%和53.1%。另一方面,NaHSO3浓度为2~3 mmol/L时显著抑制紫球藻生长及活性物质积累,NaHSO3浓度为0.48~0.96 mmol/L则不利于蓝隐藻生长及活性物质积累。研究结果表明,适合紫球藻和蓝隐藻生长及胞外多糖和藻胆蛋白积累的最佳NaHSO3浓度分别为0.5和0.12 mmol/L,该研究为2种微藻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绿藻水溶性多糖的研究概况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绿藻多糖的提纯方法、组成结构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绿藻多糖的提纯需要经过样品的前处理、提取和精制三个步骤,提取方法包括酸提、酶提、加入钙螯合剂提取、微波及超声波辅助提取。绿藻多糖是水溶性的硫酸化杂多糖。从石莼(Ulva)、浒苔(Enteromorpha)、礁膜(Monostroma)、小球藻(Chlorella)、蕨菜(Bracken)及刚毛藻(Bristles)中提取的多糖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征各不相同,而且多糖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受提取方式的影响。绿藻多糖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使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及农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有关绿藻多糖的精确结构、提纯方法及化学修饰的进一步研究将使绿藻多糖的应用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24.
研究南极树粉孢属(Oidiodendron truncatum)真菌所产胞外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采用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南极树粉孢属(Oidiodendron truncatum)真菌胞外多糖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纯化,从中得到4个均一的组分(AFW1,AFW2,AFS1和AFS2),并结合红外、气质及核磁等技术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AFW1和AFW2为中性多糖,AFS1和AFS2中含有少量的蛋白;AFW1和AFS1是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3种单糖组成的结构复杂的杂多糖;AFW2和AFS2则仅由葡萄糖组成,其中AFW2属线性(-1,6-葡聚糖,而AFS2属于C-3位有分支的α-1,6-葡聚糖。  相似文献   
25.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6.
于红  吕锐  张学成 《海洋科学》2008,32(1):38-40
采用MTT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研究了钝顶螺旋藻多糖(PSP)对Hela细胞及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随PSP浓度及培养时间的增加,肿瘤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抑制率逐渐增加,以PSP40 mg/L作用72 h最为显著。应用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了早期Hela细胞凋亡,未经PSP处理的正常Hela细胞凋亡细胞极少,经PSP处理的细胞,凋亡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具有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结果说明PSP的抗肿瘤机制,除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还存在细胞毒性等其他机制,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以灰树花发酵菌丝体水不溶性多糖GF4A为原料,以三氧化硫三甲胺盐(SO3·Me3N)为酯化试剂,探讨了GF4A的硫酸酯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三氧化硫与GF4A中单糖摩尔比为5.8∶1、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6 h时,所得酯化产物(SGF4A)水溶性好、产率高.该产物硫酸酯取代度为1.6, 相对分子质量为88 kD.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碳谱分析表明,糖残基中所有C-6羟基以及部分C-4和C-2位羟基被酯化.体外实验表明,SGF4A具有较好的抗凝活性.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方格星虫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格星虫粗多糖(CSG)能够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胸腺萎缩和脾萎缩,明显拮抗白细胞减少,对正常小鼠免疫器官没有明显的增重作用;对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方格星虫多糖粗品(CSG)和精制多糖(SG1和SG2)能够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且能与ConA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9.
Four marine cyanobacterial isolates, named 104, 109, 113 and 115, from marine water off China's coast can release a large amount of exopolysaccharide (EPS) to medium.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in medium on EPS production by the four isolate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 the EPS released by isolates 104,109, 113 and 115 reached 7.48 g L^-1, 8.33 g L^-1, 18.26 g L^-1, and 6.78 g L^-1 within 14 d,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or cyanobacteria,these isolates were assigned to genus Cyanothece.  相似文献   
30.
为获得古罗糖醛酸(Guluronate)含量高的细菌胞外褐藻多糖,利用PCR从海洋细菌Pseudomonassp.QDA中克隆了其甘露糖醛酸C-5差向异构酶基因(algG),连接入质粒pMF 54Km,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MF54 Km-algG。利用三亲接合法将pMF54 Km-algG转入菌株QDA中,获得algG过量表达重组菌株QDA-G1。H-NMR测定结果表明,QDA-G所产的褐藻多糖中β-D-甘露糖醛酸(M)与它的C-5差向异构体α-L-古罗糖醛酸(G)的比值为0.38,G的质量分数达到74.2%,比野生菌株QDA提高了26.4%。且重组菌株遗传稳定性良好,连续传代20代后,M/G的比值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