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4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71.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 (DSP)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safe consumption of shellfish in the southern Benguela ecosystem. The accumulation of DSP toxins was investigated in two cultivated bivalve species, the Pacific oyster Crassostrea gigas and the mussel Choromytilus meridio-nalis, suspended from a mooring located off Lambert's Bay on the west coast of South Africa. The dinoflagellate Dinophysis acuminata, a known source of polyether toxins associated with DSP, was common through most of the study period. The toxin composition of the dinoflagellate was dominated by okadaic acid (OA) (91%), with lesser quantities of the dinophysistoxin DTX-1 (6.5%) and pecteno-toxin PTX-2 (2.4%), and traces of PTX-2sa and PTX-11. The mean cell toxin quota of D. acuminata was 7.8 pg OA cell–1. The toxin profile in shellfish was characterised by a notably higher relative content of DTX-1. The study showe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DSP toxins in the mussels to exceed that in the oysters by approximately 20-fold. The results indicate a need to establish species-specific sampling frequencies in shellfish safety monitoring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172.
台州列岛海域贝类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浙江省海岛资源调查资料 ,对台州列岛海域的贝类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该区共发现贝类 46种 ,隶属 2纲 8目 2 4科。种类组成以广温广布种为主 ,其次为亚热带种 ,暖温带种和热带种所占的比例较少。全区平均生物量为 1 8.0 6g/m2 ,平均栖息密度为 2 67.1 6个 /m2 。数量季节变化显著。这些特征与海流、沉积物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3.
海水贝类养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水贝类养殖在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包括由于贝类大量摄食而导致的浮游植物生物量 下降、种类组成改变,以及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的截留和再循环从而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筏式养殖的“岛屿”效应而引起的水动力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4.
根据2012—2017年每年8月廉州湾贝类养殖区现场监测资料,探讨了重金属(Hg、Cu、Pb、Cd)在其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变化,评价了2种介质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危害状况.结果表明:海水中重金属平均含量为Cu Pb Cd Hg,除Cu外,Hg、Pb、Cd的年际变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污染程度顺序为Cu Hg Pb Cd,整体水质状况基本属于本底水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平均含量为Pb Cu Cd Hg,除Hg外,Cu、Pb、Cd的年际变化趋势和水相中的变化基本一致,其污染程度排序为Cu Pb Hg Cd,整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顺序依次为Hg Cd Cu Pb,6次调查结果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值均低于140,平均值为76. 98,表明该海域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75.
为了解烟台多棘海盘车种群个体大小分布及繁殖特征,自2010年5月至12月及2015年3月到5月,在烟台近海对该种群分别进行逐月采样调查。利用性腺指数(GI)和幽门盲囊指数(PCI)以及解剖组织学方法预测其产卵周期。结果表明:在所有的采样月份中,体长大于143mm的个体与体长小于42mm的个体在种群中均同时存在;在5-8月期间,种群结构特征以体长小于55mm的个体为主。同时该海域不同站点的采样月份中均有小个体存在,说明种群的产卵周期存在延后现象或者由于食物短缺造成了海星生长缓慢。腕长可以很好的用来衡量还行身体湿重。性腺在2010年5月-9月发育相对缓慢但在十月份迅速到达峰值20.95,之后明显下降,表明其产卵期从10月份持续至11月份。2015年3月-5月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表明该种群自3月-5月存在另一个产卵期,且通过对卵的组织学分析也进一步证实该产卵期的存在。性腺指数和幽门盲囊指数呈负相关关系。由于食物来源短缺,烟台近海海星种群的繁殖特征极有可能受到当地近海扇贝养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6.
氮杂螺环酸也称原多甲藻酸,是一种具有独特螺环结构的聚醚类毒素,其对水产品的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威胁极大,因此被双壳软体生物毒素工作组列为常见贝类毒素之一。但迄今人们对有关氮杂螺环酸的致毒机理、分子靶点以及生物毒性等,尚缺乏深入的了解。为推进对该类毒素的研究,本文就氮杂螺环酸的来源、检测方法、毒性及致毒机理以及对贝类生物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未来需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7.
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 are notorious neurotoxins that threaten public health and food safety worldwide.Although PST monitoring programs have recently been established throughout China, the profiles and variation of PSTs in important commercial clams(e.g., Mactra veneriformis,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nd Meretrix meretrix) along the Jiangsu Province coastline remain largely unexplored. In this study, a validated 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ILIC-MS/MS) method was used to examine PST profiles and levels in 540 clam samples from natural production areas along Jiangsu Province coastline during2014–2016. Although the PST levels(≤6.38 μg saxitotoxin equivalents(eq)/kg) were consistently below European Union regulatory limits(≤800 μg saxitotoxin eq/kg)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saxitotoxin, decarbamoylsaxitotoxin,and gonyautoxins 1 and 4 were detected, and nearly 40% of the samples were saxitotoxin-positive. The PST levels also varied significantly by seasons, with peak values observed in May during 2014–2016. This is the first systematic report of PSTs in clams from Jiangsu Province, and additional research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are neede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lams harvested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78.
陆源排污和海水养殖等经常造成近海富营养化.选用大型海藻或大型海藻与贝类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开展富营养化海区生态修复,在介绍富营养化海区特征及治理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不同修复生物及其组合对不同富营养化海区的适宜性.结果表明,贝类不宜单独作为修复生物;大型海藻可以有效吸收水中的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提高溶...  相似文献   
179.
对 2种有毒亚历山大藻——引自台湾的微小亚历山大藻 AMTK- ( Alexandriumminutum AMTK- )和引自美国阿拉斯加的亚历山大藻 KW0 6( Alexandrium sp.KW0 6)——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产毒状况、毒素组成和毒性大小进行了研究 ,比较了两者的异同。结果显示 ,2种藻的单位细胞毒素含量与培养阶段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即在对数生长初期达最高 ,之后逐渐下降 ;微小亚历山大藻 AMTK- 主要生产 GTXs毒素 ,从对数生长后期到静止期其毒素组成比有所变化 ,GTX1 ,GTX4比例增高而 GTX2 ,GTX3降低 ,亚历山大藻KW0 6主要生产 STX毒素 ;亚历山大藻 KW0 6的毒性高于微小亚历山大藻 AMTK- 。  相似文献   
180.
2016年以来,秦皇岛地区多次出现麻痹性贝类毒素导致的中毒事件,但对于该海域脂溶性藻毒素的污染状况仍不够了解。2020—2021年,本研究通过对秦皇岛近岸海域为期1年的现场采样调查,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手段检测了浓缩浮游植物和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扇贝(Chlamys farreri)3种贝类中脂溶性藻毒素的污染状况,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手段对浮游植物样品中的潜在有毒藻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秦皇岛近海浮游植物样品和贝类中均可检出扇贝毒素-2(pectenotoxin-2,PTX2),其中2021年4—5月浓缩浮游植物样品中的PTX2毒素含量达到最高值1.36ng/L,贝类中的PTX2毒素也主要在该时段检出,4月26日3种贝类中均可检出PTX2,含量最高达到1.10μg/kg。对浮游植物样品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样品中检测到的鳍藻序列数与毒素含量具有显著线性相关性,推测PTX2毒素主要来自样品中的渐尖鳍藻(Dinophysis accuminata)和倒卵形鳍藻(D.fortii)等。综合一年的调查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