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电脉冲转基因仪对合浦珠母贝卵子进行电脉冲处理以优化电穿孔法转基因的电击参数。实验中调制百分比:100%;脉冲间隔:1.0s:电极距离:2mm;脉冲个数:5个,参数保持不变。用不同的电脉冲参数组合(脉冲电压100-400V、脉冲持续时间0.5~3.0ms、脉冲频率10~50kHz,共28个组合)对卵子电击,然后加入精子进行授精,统计各组受精率和孵化率,以受精率和孵化率达到50%以上为衡量指标。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卵子对低脉冲频率和高电压非常敏感,当频率低于20kHz或脉冲电压高于400V时对卵子损伤较大。脉冲持续时间对其影响不大,适应范围较宽。优化的转基因电击脉冲参教组合为:脉冲电压1.0kV/cm,脉冲持续时间20ms,脉冲频率50kHz,或者脉冲电压1.5kV/cm,脉冲持续时间1.5ms,脉冲频率50kHz。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的特征、属性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是特提斯构造体制与太平洋构造体制交汇、衔接和转换的焦点部位,主要包括大别造山带、郯庐断裂带、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三大著名的构造单元,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动力学深部过程与浅表响应的经典地区。将大陆造山带、大型断层、矿集区结合起来,瞄准板内变形、运动学和动力学,建立区内大陆动力学的系统研究框架,研究两大构造体制转换的精细过程,分析陆内构造演化和动力学的深部过程与浅部效应,将有助于大陆动力学理论的新突破,指导"第二成矿空间"的深部找矿。  相似文献   
3.
崩落法开采的金属矿山往往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地质灾害现象。为保证矿区安全生产,开展崩落法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的时效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程潮铁矿西区下盘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地表10多年GPS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并与现场破坏调查结果和工程地质条件相结合,进而探究不同分区下岩层移动的时效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岩层移动的时效行为与其破坏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分区下的岩层移动的时效行为是不同的,可分为初始变形、渐进变形、加速变形和残余变形共4个阶段,分别对应着稳定状态、临界状态、失稳状态以及采矿结束后的蠕变状态;初始变形阶段对应着岩体的初始蠕变过程,渐进变形阶段反映了岩体抵抗自身变形的过程,加速变形阶段与深部破坏面的形成和强烈的应力释放有关;崩落碎石在采矿作业停止后失去了流动空间,在岩体变形挤压下会对围岩提供支撑力进而限制了岩层移动的进一步发展;残余变形时间由岩体的蠕变特性和崩落碎石的压密过程所控制,倾倒滑移区因需要经历一个额外的碎石压密过程而导致残余变形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4.
尽管前人对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三叠系进行过沉积与层序地层研究,但是有关全盆范围内层序地层格架研究比较少见。应用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着眼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的整体研究,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研究区三叠系三级层序界面和体系域界面进行识别,共识别出5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对应划分为4个三...  相似文献   
5.
强烈不对称的楔型地层是前陆盆地的典型特点,前隆带地层大量减薄或缺失、前隆带与前渊带三级层序的细分对比是建立前陆盆地层序地层格架的关键.结合前人对前陆盆地岩石圈挠曲变形模拟的认识,经过对库车前陆盆地的实例分析表明,前陆盆地挤压构造活动引起前渊带沉降、而前隆带隆升,导致可容纳空间发育在横向上不协调.可容纳空间的不协调发育与前隆的产生和迁移的动态演化过程相伴随: 在构造的活动期,前隆隆升并向冲断带迁移,盆地变窄变深,可容纳空间发育的不协调性逐渐增强; 在构造宁静期,盆地变宽变浅,可容纳空间整体性发育.因此,前陆盆地二级层序在地震剖面上具双层结构(如库车盆地侏罗系、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其下层为一组楔状、向冲断带收缩的退积反射; 上层反射呈带状、延续范围广.层序的对比模式为: 在二级层序的底部,三级层序向克拉通渐次超覆; 在二级层序的中部,三级层序的分布向冲断带渐次收缩; 在二级层序的上部,三级层序分布广泛,可对比性强(如库车盆地下第三系).   相似文献   
6.
中山市短时强降水预警条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2  
为寻找中山市短时强降水预警条件,从雷达回波、物理量多个角度对2004-2005年影响中山市的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天气尺度上的辐合特征、雷达回波强度场和速度场上的辐合特征、700 hPa临近站点的风向是做好雷达预警分析的关键。(2)不稳定指数和温度露点差是短时强降水预警的重要条件,一般这些指数(如:K指数≥35℃、sθe500-sθe850≤-8℃、S i<0℃、t-td≤4℃)提前于强降水发生前表现出来。(3)自动站预警可作为短时强降水预警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7.
江南造山带位于扬子和华夏地块中间,受华南陆块及其周缘多期次的碰撞、裂解及再造过程影响,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变形,于中生代期间受区域构造-岩浆事件影响,发生成矿“大爆发”,是研究陆内深部过程、成矿作用的关键地区。受沉积覆盖、出露较少等因素影响,江南造山带中段地壳结构、深部过程及其边界范围等还存在争议。为进一步提高对江南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深部构造背景、动力学过程及成矿作用的认识,本文利用武宁—吉安深反射地震数据,进行随机介质参数的计算,获得了相关长度剖面。结果发现江南造山带中段地壳厚度沿剖面由北向南逐渐减薄,结合前人研究推测研究区受控于燕山期晚期伸展构造体制,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导致地壳减薄,诱发幔源物质上涌,受地幔上涌影响由南往北逐渐减弱。同时揭示了宜丰—景德镇断裂深大断裂极性,进一步证明了萍乡—广丰断裂为江南造山带中段与华夏地块的边界。最后综合分析了中生代区域构造对成矿的影响,认为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幔源物质沿断裂上涌控制了该区金、钨等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选取对青藏高原工程走廊多年冻土分布影响较大、在GIS技术支持下较容易量化的坡向因子,结合走廊内2000—2010年29个钻孔点的地温监测数据,建立了年均地温与坡向、纬度和高程的关系模型。根据高原冻土工程地温分带指标,制作了工程走廊内符合实际的冻土分布图,由面积统计结果知:多年冻土区占整个区域的94.06%,其中,低温稳定带占多年冻土区面积的15.94%,主要分布在风火山和可可西里的高山基岩区;低温基本稳定带占16.97%,主要分布在风火山及可可西里丘陵地带;高温不稳定带占48%,主要分布于可可西里和北麓河盆地东缘;高温极不稳地带占19.09%,主要分布于北麓河盆地和楚玛尔河高平原。  相似文献   
9.
用风廓线资料分析热带气旋“帕布”的风场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香港风廓线资料,进行时空转换,得到热带气旋“帕布”近香港时的水平和垂直风场剖面结构:气旋近地面层风场以径向风为主;气旋东西两侧水平风场结构明显不同,东侧偏东风明显,西侧随高度增加切向风不断增强,并监测到东北风急流的向下传播;尽管两侧风场结构不同,水平风速却表现出较好的对称性,但气旋西侧由于急流的存在,风速总体较东侧高;近中心上升气流明显偏于中心西侧,下沉气流总体较上升气流要强,且更对称。  相似文献   
10.
歧口凹陷第三系层序格架下的油气藏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出发,对歧口凹陷内1340口钻井进行筛选,将钻井现已揭示的油气藏投影到层序格架中,对油气藏的富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歧口凹陷油气主要富集在二级层序界面附近,距离二级层序界面越近油气越富集.在层序内部,油气主要富集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中.在各个层序中又有一定的差异:二级层序界面以上,油气主要富集在层序内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中;在二级层序界面以下,主要富集在高位体系域中.平面上,油气藏主要富集在凹陷边缘断层控制的陡坡带附近,挠曲坡折带油气藏富集最少,但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据此,作者提出了三元耦合控有利勘探区带的设想,即二级层序界面+相应的三级层序体系域+可对比的凹陷坡折带类型=油气勘探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