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震模拟图纸数字化存储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模拟图纸数字化存储技术方案设计分为3个环节:图纸扫描并保存为图形文件、图纸信息录入、图纸信息校验。对图纸扫描过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参数的选定方法和参考值。对关键技术(信息校验)进行分析研究,设计3种校验规则:文件命名校验规则、非法输入规则和放大倍数校验规则。此外,研发图纸信息录入软件和图纸信息校验软件,完成河北省地震局259 744张地震模拟图纸(有震图纸)的数字化存储。  相似文献   

2.
CBMD是一款针对CB-3模拟磁照图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软件,利用专业图像处理技术,对模拟磁照图进行数字化,由于模拟仪器调试及存放因素造成了图纸状况不尽相同,使用者在数字化处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图,纸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才能保证数字化结果精确度.本文就主要的几种影响处理精度的情况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震图纸数字化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应用Delphi3开发的地震图纸数字化及数据库管理系统(SDDMS).该系统功能齐全,可方便地完成地震图纸数字化、档案管理和数据分析全过程,使利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历史上积累下来的地震图纸成为可能,对地震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4.
通过SeisDig软件与Matlab软件的结合,实现了对模拟记录地震图的数字化。实现的过程主要分3个步骤:扫描地震模拟图纸、图纸扫描后的图形处理、SeisDig软件对图纸的数字化。数字化的对象是模拟记录时期记录了重大地震事件的波形资料。经过数字化后的地震波形还原程度高,效果明显。此数字化方法在成都地震台2002年编号660号地震图(DK-1)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模拟记录地震资料的保存意义重大,为今后地震研究时引用历史地震资料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5.
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详细说明大震应急图纸在地震救灾、灾后重建、地震现场科学考察、工程开发、地震预报综合研究、大震应急现场指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认真分析了目前管理和使用大震应急图纸的弊端以及图纸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重点阐述大震应急图纸数字化建设的思路、方法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中国地震局正在实施的模拟地震资料抢救项目,对我国现存各类模拟地震图纸进行分类,设计实现了适用于模拟地震图纸扫描基础信息录入软件。首先,通过对图纸图章的分析设计了软件的需求功能,并确定了界面风格;其次,根据图纸扫描工作的保密属性,设计运用xml文件格式将扫描图纸的信息保存在本地文件中;最后,设计了图纸信息录入校验规则以及图纸的命名规则,并实现了异常自动提取和一键生成报表等功能,而且易于使用。本文开发设计的软件不仅降低了大量信息人工录入的错误率,而且显著提升了模拟地震图纸扫描录入与校验的工作效率。通过这项工作所获得的成果数据,便于地震科研工作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模拟地震记录波形数字化方法及软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了利用扫描仪扫描地震记录图纸,对图像进行数字化的软件。该软件除具有一般地震波形数字化软件的功能外,还具有如下特点:对因超出扫描仪幅面而分块扫描的地震图像可自动拼接;对图像整体无级缩放或局部任意放大而不会失真;数字化后的波形与原始记录波形直接重叠比较,可大大提高数字化波形的速度和可靠率;自动修复限幅波形和自动进行弧形矫正。  相似文献   

8.
大量地震监测模拟记录图纸面临腐烂和损坏,模拟记录资料数字化是挽救此成果的一种办法,在模拟记录图纸中,代表时点的纵轴线存在直线轴和曲线轴2种类型。为实现地震监测模拟记录图纸数字化,分析并提出轴线、记录曲线的数字化解决方法,基于Matlab实现影像读取、图像旋转、轴线匹配、曲线跟踪、数值转换、导出"时点—测量值"数据表等功能,并通过实例展现模拟图纸数字化成果,为验证成果的可靠性,将数字化与人工读取成果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地磁图纸数字化软件:GDD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套新的地磁图纸数字化系统(Geomagnetic Drawing Digitalization System,GDDS),该系统以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提供图纸扫描,倾斜矫正,图像剪切,等比例拉伸,去除水平线和垂直线、波形跟踪等功能.其关键技术包括小波分析,图像细化和象素跟踪.该系统使用户可以用计算机处理分析记录在图纸上的地磁波形,使地震研究更加快捷方便,为地震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地应力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的重要参数.受到设备、技术水平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某些区块勘探钻井信息获取困难;同时存在深水钻井数量少、取心代价高、地应力实测难度大、成本高等困难,使得新勘探区块的地应力相关信息缺失严重、认识程度还比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信息缺失条件下利用多种方法开展地应力研究:通过单井计算建立单井地应力一维剖面;结合区域地质概况,运用Petrel软件和Abaqus软件,利用空间插值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分别建立地应力模型,通过一维单井地应力计算重构三维地应力分布.通过分析对比发现,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建立的模型与实际结果相比误差较小,地应力三维分布趋于合理,该研究方法能够为该区块的地应力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震前京、津、唐地区多期复测水准资料的分析,揭示出唐山大震前、后地壳形变的演化过程,并进而讨论了一个大地震在孕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三个地形变标志  相似文献   

12.
福建沿海、台湾海峡GPS观测分析及地球动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 3期GPS联测结果所获得的福建沿海地壳水平运动信息 ,采用ITRF94全球框架为基础的GPS测站地壳运动模型及其处理软件 ,对所获得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精度分析。得到福建省高精度的GPS测站大地坐标、边长及其位移矢量 ,其精度达到 1 7×10 - 8。计算了福建地壳运动速率、主应变率 ,东西与南北向线应变率、面应变率、剪应变率、大地转动率和最大剪应变率等值线并给出了它们的分布图象。根据多年形变和现今GPS观测资料 ,分析福建地壳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 ,显示区域应力场优势分布特征。最后 ,对福建沿海及台湾海峡地壳动力学特征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The analysis of disk core from the Maoping 800 m bore hole(阮小平)(李方全)TheanalysisofdiskcorefromtheMaoping800mborehole¥Xiao-Ping...  相似文献   

14.
福建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最新的GAMIT软件,对1995年到2003年以来海峡5期GPS联测资料,在ITRF2000全球坐标系统框架下,以IGS精密星历数据及其核心观测站的坐标和运动速率为控制参数进行统一解算,解算时利用GLOBK软件进行联合平差,得出福建地区地壳运动速度每年小于1 mm,并对长乐-诏安断裂带的受力及运动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区GPS形变测量结果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华北地区GPS形变监测网1995~1996年两次观测概况,利用伯尔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水平形变计算与应变分析的方法和结果及垂直形变的结果。分析了GPS成果的地震地质意义,认为GPS观测到的水平形变可能反映了上地壳层块构造活动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部区域现今地应力场的状态和分布特征是进行海洋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和工程安全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由于受到测量技术水平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整个南海海域的地应力研究程度还比较低,有待于对该区域的地应力场的状态和控制因素进行较深入和细致的研究. 原地地应力测量是直接获取地壳浅表层现今主应力大小和方向特征的有效途径,同时利用海上油气田测井FMI资料能够有效地提取地应力信息. 结合区域构造环境,在实测地应力约束条件下,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有效地推测区域地应力的状态和分布特征. 在海南省乐东县开展了水压致裂原地地应力测量,测量获得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区间为NW-NWW向. 根据Byerlee准则判别,钻孔附近的地应力远远小于引起断层活动地应力值的下限,钻孔邻近区域的断层活动性较弱. 对南海北部边缘海盆地有限的FMI测井资料进行地应力解译,获得莺歌海的最大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W-NNW向,琼东南的最大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WW向. 在对南海海域北部区域的板块构造环境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以上述地应力观测数据以及震源机制解资料为约束,对该区域现今地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受印度板块、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不同程度的影响,南海北部区域的地应力分布特征呈现了不同区域分化的趋势. 在靠近台湾岛区域,主要受到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的影响,最大主应力方向为近E-W向;沿着滨海海岸带向西,由于受到欧亚板块在马尼拉海沟向下俯冲形成的拉伸作用,最大主应力的方向逐渐转换为S-N向、NW向.  相似文献   

17.
~~Preliminary study 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cean tide dynamic stress in crus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arthquakes@陆明勇$China Center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Emergency and SAR,Beijing 100049,China @郑文衡$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①Strong earthquake catalogues in China. Earthquake catalogues reported monthly by Center for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CEA. ①YI Zhi-gang. 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  相似文献   

18.
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井壁崩落法地应力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春燕  陈国光  徐杰 《地震地质》2004,26(2):318-324
文中介绍了井壁崩落法地应力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并利用此方法对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地区 15口井的地层倾角测井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绘制了崩落椭圆长轴优势方位图。结果表明 ,该地区井壁崩落椭圆的长轴优势方位为 35 0°~ 10° ,由此确定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为 80°~ 10 0° ,平均为 90° ,与用震源机制解得出的结果基本相符 ,说明该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方向比较稳定 ,处于同一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之下  相似文献   

19.
海城7.3级地震震源环境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良玉  李平 《地震地质》1997,19(2):46-147
根据地学断面资料建立地壳结构模型,以精密水准测量数据为检验标准,在水平力和垂直力为边界力学条件下,对海城地震区震前地壳内部的构造应力场用二维线弹性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设计了3种受力方案,分析了模拟计算结果,结合震源机制解等实际资料,选出最佳方案模型,讨论了海城7.3级地震前震源的力学和构造环境及应力场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大姚地震前连续形变短期前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  牛安福  汤曙恩  王永安 《地震》2005,25(2):75-82
总结了2003年大姚6.2级地震云南模拟与数字化形变变化的短期异常特征。由模拟形变观测资料显示倾斜单分向加速变化显著,震前均出现转折变化;地应力阶变及大幅度波动为震前异常形态,而重力没有异常出现。异常展布距震中97~346km,异常台站比(距震中400km范围)为35.7%。数字化形变的9个测项中,楚雄倾斜和应变最为显著,尽管与降雨影响有关,但仍认为具有短期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