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应用带通滤波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1984年7月24~25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坡的一次MCC过程与中尺度扰动的联系,结果表明:MCC的发展演变与中尺度扰动密切相关,两者属于同一系统的两种表现形式。只有当MCC发展到强盛期时,中尺度扰动才呈现出类似热带系统性质的低层气旋辐合、高层反气旋辐散的准园型深厚系统。此时,MCC中心与扰动涡旋中心完全重合。而在MCC初生和衰亡阶级,MCC中心与扰动涡旋中心不一致,MCC对应低层中尺度气旋环境东部,高层反气旋环流西南部。对MCC初生,发展和消亡三阶段的中尺度扰动涡度,散度的诊断得知,深厚的扰动正涡度、辐合对应于MCC的发生和发展;弱而浅薄的正涡度、辐合则对应于MCC的减弱和消亡。  相似文献   

2.
东北夏季副高后部MCC暴雨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1989年7月22日出现在副高后部的一次MCC过程进行了动力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平流,积云对流加热和大尺度凝结加热是系统发生发展的主要物理因子。在MCC出现之前和形成初期,Q矢量的散度、旋度和用Q矢量表示的准地转锋生倾向以及不稳定区内水汽辐合量的大幅度增长均能提供大量可供预报员使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及其向中尺度对流涡旋(MCV)转化过程中的动热力结构特征演变和发展机理,利用NCEP FNL再分析资料、FY-2E及TRMM卫星资料,对2013年7月22—23日青藏高原上的一次MCC转化MCV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其发生的环境背景,以及过程中的涡度、温度和能量收支演变等进行诊断。结果表明:低层水平涡度向垂直涡度的转换,以及垂直方向上正涡度的输送,形成了垂直方向上有利于对流涡旋发展的正反气旋性环流配置。转化过程中大气中上部温度正异常主要来自于可分辨的凝结,温度升高使得高层等压面抬升;下方冷却异常主要来自于蒸发作用和垂直运动,低层温度降低引起等压面收缩下降,这样的配置有利于涡旋发展、对流上升运动加强以及降水发生。对流活动释放的潜热能是转化过程中的主要能量来源,高空急流入口区直接热力环流引发的有效位能向动能转化,也为MCC向MCV转化提供了能量。  相似文献   

4.
黄河中游一次MCC致洪暴雨综合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宇  井喜  王瑞  屠妮妮  余兴  杨新 《气象》2008,34(3):56-62
为了提高对MCC致洪暴雨的预报和预警能力,利用卫星云图、MICAPS系统提供的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6年7月2日黄河中游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黄河中游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的诊断分析以及三维流场结构分析.结果表明: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对流层中低层深厚暖湿切变辐合的形成,配合对流层高层急流分支出口处生成中-α尺度强辐散、对流层低层华北冷空气南下倒灌锋生产生的动力抬升作用,形成有利于MCC生成发展的环流背景;MCC发生在高能、弱对流不稳定区;700hPa西南低空急流、850hPa分支南风气流为MCC的生成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涡度场和散度场的耦合、强烈上升运动的形成,成为MCC发生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机制;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场显示,东南低空急流、配合西南低空急流的生成和稳定,西南低空急流左侧有气旋性辐合的维持、配合对流层中高层径向强辐散,构成MCC致洪暴雨的三维流场结构.  相似文献   

5.
低纬高原地区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个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段旭  李英 《大气科学》2001,25(5):676-682
利用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资料和有限区域暴雨预报模式(HLAFS)分析场,对1999年6月6日低纬高原地区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CC发生在副热带高压与滇缅高压之间辐合区中;受两高之间辐合区及云贵高原地形的影响,MCC位于500hPa一个明显的中尺度辐合线上,垂直速度中心强度比其他地区的MCC约大1倍,无辐散层位于400~500hPa之间,北侧准静止锋锋区很强.  相似文献   

6.
2012年5月22日贵州西部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2.5°×2.5°),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的FY-2E的TBB等资料,对2012年5月22日贵州西部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温度平流、涡度平流、假相当位温、中尺度云团、湿位涡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主要是由于南支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配合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冷暖平流和正负涡度的交汇,MCC在贵州生成并发展维持的共同影响造成的。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在对流层中低层MPV1负值区和MPV2的正值区以及θse的高能区内。湿位涡的正压项与斜压项综合反映了暴雨区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状况。这一判据将大气中的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很好地联系在一起,为暴雨天气的诊断和实际预报提供了一种思路。这次过程是由MCC在贵州的生成并发展维持造成的。云团具有很强的MCC特征,降雨强度的时间分布与MCC的强度范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方MCC的涡度、水汽和热量收支平衡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康凤琴  肖稳安 《高原气象》2001,20(3):333-339
采用合成分析方法 ,将我国南方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生命史划分为 7个子阶段 ,详细探讨MCC演变过程中的涡度、水汽和热量收支平衡演变特征 ,着重分析了中小尺度系统在MCC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 1)在MCC过程中 ,中γ尺度和中 β尺度系统活动是引起涡度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2 )在MCC初始阶段有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消耗MCC的水汽、热量而积极活动 ,造成MCC的视热汇、视水汽汇。成熟阶段的源区域表明有中小尺度系统的活动造成MCC的视热源、视水汽源 ,这是MCC具有长生命史的原因。MCC后期 ,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活动造成的视水汽汇和视热汇 ,与有利的大尺度天气条件的逐渐消亡 ,使MCC渐渐消失。 ( 3 )MCC的形成和启动受大尺度环境场的控制 ;一旦MCC开始活动 ,对流层低层、中层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对MCC的发展与持续过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MCC前期 ,中小尺度对流活动消耗MCC的总能量而启动 ;在成熟阶段中小尺度对流活动释放总能量造成了MCC的长生命史 ;MCC后期 ,大形势发生改变 (如位势不稳定度的变化等 ) ,积云对流活动和(或 )中尺度对流活动的作用与大尺度形势趋势一致 ,致使MCC消亡。 ( 4 )在MCC前期 ,潜热释放是主要加热因子 ;而后对流垂直输送水汽和热量的作用比对流凝结加热的作用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气象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资料,对2015年4月1日和8月2日黄河中游地区的两个MCC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春季MCC形成阶段发展快、成熟期慢,具有前向传播的特点,降水较为稳定,雨团移动慢,暴雨主要由降水持续时间长造成;盛夏MCC形成慢、发展迅速,为后向传播,以对流性降水为主,雨团移动性强,暴雨主要由短时强降水造成;在不同生命阶段,小时最大雨量出现在不同区域。(2)春季MCC生成于整层为西南气流、大气斜压性较强的背景下,散度场表现为垂直的空间结构特征,而盛夏MCC生成于500 h Pa平直西风环流、200 h Pa反气旋前沿、大气斜压性弱的背景下,散度场为倾斜的空间结构;在它们的后期发展过程中,水汽、热力和动力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3)两个MCC均形成发展于条件不稳定、对流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共存的区域,但MCC的形成与不稳定度和不稳定能量大小有关,它们的发展则与不稳定能量的持续增大和对称不稳定度持续增强关系更密切,盛夏尤其如此。(4)中高层干冷空气侵入、曲率涡度造成的整层辐合上升运动持续加强以及对称不稳定是春季MCC的重要触发机制,而切变涡度引起的低层中尺度辐合上升、对称不稳定和重力波传播是盛夏MCC的主要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9.
利用卫星云图、NCEP资料和MICAPS系统提供的实况资料和物理量等,对2008年7月23日江苏北部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200 hPa中尺度反气旋环流的形成,配合500 hPa西南急流左侧切变线生成以及边界层925 hPa锋生与西南强风带或西南急流左侧中尺度低涡生成,有利于MCC生成和发展;925 hPa以下边界层10.7 m·s-1·km-1强风速垂直切变的形成.配合边界层正涡度中心生成、对流层高层辐散增强,是激发MCC生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850 hPa江苏中北部MPV1≤-0.5 PVU的中尺度对流不稳定中心的生成,配合北方MPV2≥0.6 PVU湿斜压场纬向高值带的生成和稳定,有利于江苏北部地区中尺度强对流系统重复出现和MCC生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华北平原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发生的环境和条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会给华北平原带来暴雨灾害。在对MCC普查的基础上,选取发生在华北平原上的3个典型个例合成出代表MCC发生前的环境场,并通过诊断分析考察了华北平原发生MCC的条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发生MCC的环境既不同于我国南方的MCC,也不同于北美。对于具有明显夜发性的MCC,所得到的MCC发生环境和条件,对预报当天傍晚华北平原是否有MCC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两次MCC红外云图特征与天气实况异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夫敬  刁秀广 《气象》2018,44(6):759-770
利用FY-2E红外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环境形势及物理量场,分析了2011年8月15—16日(简称"0815MCC")山东北部和河北南部、2015年7月30—31日(简称"0730MCC")山东中部和南部地区两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产生的区域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1)两次MCC过程,降水集中在MCC形成到成熟阶段。强降水分布都具有非对称性,主要在风暴传播方向上黑体亮温(TBB)冷中心附近及其西侧和南侧。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的强度、移向与新生单体的发展密切相关。(2)正涡度高值区、散度和垂直速度的负值中心的重叠区具有显著的动力条件,对MCC具有强"吸引力",导致明显的后向传播特征。(3)雷达VWP产品显示,有超低空急流的建立,为MCC的形成与维持提供了能量与动力条件。低层风之间的辐合切变,为新对流单体的生成提供了抬升触发机制。当相邻雷达之间的速度差迅速增大时,强降水开始。(4)"0815MCC"的-52℃冷云面积是"0730MCC"的4倍,TBB比"0730MCC"平均低10℃。"0815MCC"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更强烈,能量更集中,使风暴发展更高,云顶亮温更低;风暴顶强烈辐散将云中冰晶粒子等带到更远的高空,在红外云图上出现较大的冷云面积;同时"0815MCC"强垂直风切变将高空冰晶粒子带到云砧处造成蒸发,降低了降水效率,导致"0815MCC"过程暴雨范围和降水强度小于"0730MCC"。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0年7月22日苏皖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数值模拟输出结果,考察了模式对MCC的模拟能力,并对模拟结果做了动力和热力诊断分析,以揭示盛夏江淮下游MCC的特征。结果表明:1) 三重嵌套网格距为3.3 km的区域WRF模式的模拟效果较佳,结果与实况一致,并可利用模拟降水的范围及强度来确定MCC的位置及演变。2) 此MCC维持约10 h,其南北不对称,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而随之北抬。MCC核心区对流层低层有水汽丰沛的入流,并有强辐合区,呈对流不稳定层结;中层有深厚的强上升运动,并因凝结潜热大量释放呈中性层结;高层则有出流;MCC核心区对流降水非常强。3) 在垂直剖面上,该核心区散度存在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柱状结构,此配置有利于强对流维持和加强,中低层以上有深厚的强上升气流柱,这些都是MCC核心区存在强对流的标志。该MCC的螺旋结构表明其中的强对流高度有组织。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2-2016年5-9月风云二号静止卫星资料结合ERA_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雨季青藏高原东部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移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根据高原MCC的移动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东北移型NE-MCC、东移型NE-MCC和局地生消型L-MCC。NE-MCC一般是高原上生成的,而E-MCC和L-MCC生成源地在高原南坡。对流强的MCC系统通常不能移出高原,而对流强度中等、生命期较长的MCC系统东移特征更为明显,主要是由于强对流MCC一般位于高原南坡且生命周期短。与NE-MCC和E-MCC相比,L-MCC型云盖面积最小、云顶黑体亮温TBB最低、上下两层散度差最大,冰水含量IWC(ice water content)和液水含量LWC(liquid water content)最大,强烈的辐合上升气流使对流加强并形成正反馈机制; NE-MCC与E-MCC相比,生命期较长、系统所处位置相对湿度较低。500 h Pa高度上,NE-MCC的移动受气旋性环流中的西南气流影响,E-MCC受短波槽底部的西风气流影响,L-MCC位于局地气旋性环流中;三类MCC位于高温中心或高温梯度上,可能来源于夏季高原热源的贡献。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或正负涡度梯度的环境配置场有利于MCC的发生发展; MCC中心的垂直剖面上,辐合和辐散中心的散度梯度方向可以判断系统的移动趋势,地形阻挡作用使L-MCC缺乏向北的移动分量。  相似文献   

14.
以往许多研究揭示了夏季西太平洋及其南海地区准双周振荡纬向西传的传播特征。然而,本研究通过对南海初夏(5-6月)准双周振荡典型事件的合成分析发现,南海初夏准双周对流和经向风异常表现为局地变化的特征,而纬向风异常却表现为纬向西传特征。通过对准双周散度异常倾向的诊断分析,表明与纬向风异常相关的效应异常项领先于准双周散度异常,可以加强准双周对流及经向风异常的强度,从而促进南海夏初准双周振荡的初始发展。  相似文献   

15.
淮河流域一次MCC的环境流场及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卫星云图和高空风等各种天气学资料,对2006年7月2日淮河流域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淮河流域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对流层中层来自北方的干侵入对MCC的生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流层低层华北冷空气的南下锋生、对流层中低层西南气流沿锋面爬升,为MCC的生成提供了触发机制;高低空急流耦合、天气尺度经向间接次级环流圈的形成,为MCC的生成、发展和维持提供了动力条件;对流层低层能量场特征、风速风向垂直切变特征、总指数及云图弓状回波后部干侵入区的变化等,对MCC的生成和发展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华北南部产生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环境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1996年7月30日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诊断分析,对盛夏华北南部集中出现MCC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指出:华北南部MCC产生于控制黄淮上空的带状副热带高压西北部边缘。低空的暖湿偏南气流在静止锋上被强迫抬升,引起中尺度对流云团不断新生、合并,是MCC生成的主要机制。而华北南部地区西靠太行山脉、东临黄海和渤海的地理环境有利于高温区在这一带形成,以及鲁中山区的阻滞作用有利于地面静止锋形成、加强,则是MCC集中出现于华北南部的重要地方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青云 《高原气象》2004,23(Z1):46-52
利用常规物理量场和GMS-5卫星云图逐时资料,对2002年6月8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四川盆地的一次MCC型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特大暴雨过程产生在宽槽暖湿区内,是由西南低空急流组织的两个MCC先后影响所致,具有低空辐合(正涡度)、高空强辐散(负涡度)的动力结构,MCC及特大暴雨的发展和维持与高空急流入口区同低空急流出口区次级环流上升支的叠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卫星云图、NCEP资料和MICAPS系统提供的实况资料和物理量等,对2008年7月23日江苏北部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200hPa中尺度反气旋环流的形成.配合500hPa西南急流左侧切变线生成以及边界层925hPa锋生与西南强风带或西南急流左侧中尺度低涡生成,有利于MCC生成和发展:925hPa以下边界层10.7m·s^-1·km^-1强风速垂直切变的形成,配合边界层正涡度中心生成、对流层高层辐散增强,是激发MCC生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850hPa江苏中北部MPV1≤-0.5PVU的中尺度对流不稳定中心的生成,配合北方MPV2≥0.6PVU湿斜压场纬向高值带的生成和稳定,有利于江苏北部地区中尺度强对流系统重复出现和MCC生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量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东北冷涡背景下黑龙江省2019年7月16日暴雨过程成因及中尺度特征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19年7月16日黑龙江省先后受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活动影响,形成2个暴雨区。MCS和MCC云团均在内蒙古生成后移入黑龙江省,由于对流不稳定性增强及锋生作用而发展增强,并沿辐合线自西向东移动。降水期间冷涡底部的对流层高层存在一支源于高纬地区高动量的干侵入气流。MCC引发的暴雨过程中,大气低层强对流不稳定,中层湿对称不稳定,地面辐合线及锋面锋生的抬升作用,促使不稳定能量释放。在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MCC表现为大范围混合云降水回波,其中有超级单体活动。MCC发展的环境场较MCS而言,中低层气旋涡度更大,高层辐散更强,即高层具有更强抽吸作用,导致更强的上升运动。MCC发展过程中中低层环境风显著增大,具有更大的水平风垂直切变,中尺度对流云团更具组织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动力诊断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1984年7月24——25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坡的MCC过程,探讨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MCC发生、发展的环境场特征;(2)、MCC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3)、MCC移动与环境气流的联系,得到了一些有益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