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钟华平 《地下水》1995,17(4):173-176
太原市浅层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其污染的分布特征与地表水污染有密切的联系,污染的主要成因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业污灌等污废水通过各种途径渗漏到地下水中,导致浅层水受到污染。本文通过对水质污染现状、原因及其机理分析,提出了防止污染及水质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地下水的易污性评价及计算机编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目前在国际上采用的地下水的易污性评价方法-DRASTIC评价方法,用与地下水有关的多因子-地下水的埋深,含水层的净补给,岩性,土壤类型,地形,渗流区介质,水力传导系数等7个相关因子对地下水进行评价,并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对哈尔滨市地下水的易污性进行评价,编制了哈尔滨市地下水的易污图,为今后地下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城市环境管理者等进一步制定管理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辽地区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辽地区污灌区土壤土层剖面不同深度重金属铬、铜、镉、铅元素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在垂直方向上的浓度随着土层加深,含量减少,土壤对重金属具有吸附和过滤作用,污灌区地下水目前没有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4.
"因为平日里经常接到群众求助热线,让我们帮忙清理小区内堵塞的管道,所以我今年特地带来了关于实施雨污分流工作的建议."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中心道路排水保障二所党支部副书记、副所长王润梅表示.  相似文献   

5.
污灌土壤对铅的吸附和解吸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污灌土壤对铅的吸附-解吸机制,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吸附-解吸试验。结果表明:污灌土壤对铅的吸附量随铅初始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强烈吸附再缓和的过程。Langmuir模式对污灌土壤等温吸附铅的拟合效果最好,其饱和吸附量为7.84 mg/g。亚砷酸盐的存在会阻碍污灌土壤对Pb2+的吸附,亚砷酸盐加入前后污灌土壤对铅的吸附率从99.9%~100%下降到97.8%~99.0%。加亚砷酸盐条件下污灌土壤对铅的等温吸附模式以Freundlich模式的拟合效果最好。污灌土壤对吸附态铅的解吸量随解吸振荡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且解吸率随时间增加总体趋于降低。Elovich方程和幂函数方程均能很好地拟合污灌土壤对铅的解吸动力学过程,尤其是Elovich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含氮污水灌溉实验研究及污染风险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凌  陆桂华 《水科学进展》2002,13(3):313-320
在野外实验基地进行的含氮污水灌溉实验工作基础上,分析了污灌过程中氮化合物在土壤及地下水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污灌对下层土壤及地下水中NH4+浓度影响较小,但对NO3-浓度影响较大,尤其是长期进行污灌的土壤,易造成地下水中NO3-污染.利用本文推导的数学模型,可以定量预测污水灌溉后土壤水及地下水中NH4+、NO3-浓度的时空变化.采用Monte-Carlo法,进行含氮污水灌溉污染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进入地下水的NO3--N最大浓度超过污灌水NO3--N浓度0.76倍的可能性为25%、超过污灌水NO3--N浓度0.43倍的可能性为75%,污灌造成的地下水NO3-污染风险必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惠州市集污输水管工程的概况,并分析了顶管施工技术在该工程中应用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环境水处理工程最新进展梁宁(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水处理,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环境水处理工程是减少废水中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有效措施。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大量的生活、生产废水的排放,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环境体系造成污...  相似文献   

9.
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粘性土衬垫的截污容量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圾卫生填埋法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防渗垫层的铺,国内外对防治在垫层的要求是“防渗”,所设计的防渗垫层所用材料种类多、价格贵、铺设复杂、成本高。若把垫层铺设的指导思想改为“截污”,可充分利用对垃圾具有净化或隔能力的场地粘笥土地和低垫层铺设民本。“截污容量”是基于这种思想提出出来的、用一博征粘性土的截污能力的物理参量,其科学和实用意义、试验测试及计算方法将在本文得到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集地区地下水易污性及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文章在地下水易污性和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张集地区的水文地质状况和土地利用情况,建立了地区地下水易污性和污染风险评价的指标方法:GRADIC法和GRADICL法,并利用GIS/Arcinfo软件对地区地下水易污性和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得到张集地区地下水易污性指数和污染风险指数及其分布图。评价结果对于张集地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实现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论述了实践“三个代表”与必须抓住“第一要务”,“第一生产力”与“第一资源”的辩证统一关系,并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修水运动”存在与否仍在讨论中。以新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室内各类测试数据 ,围绕赣北地区这一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进行讨论 ,认为“修水运动”不能成立 ,并提出了砾岩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SCADA系统在陕京二线输气管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鸟类飞行起源的2种假说:"树栖起源"假说与"地栖起源"假说。详细讨论了2种假说的理论支撑点及存在的问题,认为鸟类的祖先和原始鸟类可以借助自然界中任何有利的地形和地物来帮助滑翔和起飞,而不是仅仅依赖直立高大的树木。"地栖起源"假说更合乎情理,也更接近或更符合客观事实,同时提出了"地栖起源"假说的新模式图。  相似文献   

15.
新元古代的"雪球地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雪球地球”假说的提出解释了一些新元古代冰川现象,如低纬度和低海拔冰川沉积、帽碳酸盐岩、负的碳酸盐δ^13C漂移和BIF铁矿等现象。尽管有不同的假说与解释,但“雪球地球”最为流行。“雪球地球”事件被认为起因于地球系统的变化,如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超级地幔柱的活动及古地磁真极的漂移等。“雪球地球”的极端气候环境变化,促进了生命的演化,造成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春天,同全球许多行业一样,中国,尤其是北京的地产界在经历了钢筋水泥、砖瓦石块、种种概念主义泡沫之后,也被SARS所感染。对北京而言,至少在2003年4月中旬到5月底,没有谁能像SARS那样对地产施加如此大的负面影响,SARS就如同一个幽灵徘徊在楼市的天空下。笔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量和田玉子料的表皮及玉肉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子料薄片的镜下观察与红外光谱分析,对和田玉子料"肉"与"皮"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子料有以下几种表皮特征:皮色、"汗毛孔"、"砂眼"、裂纹、礓等,玉石内部的特征有礓、杂质、铁花等."皮"与"肉"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汗毛孔"的大小会反映玉质的粗细;"砂眼"说明内部有不稳定矿物,如黄铁矿出现处会在表皮形成凹坑;礓出现则往往内外相通,礓的分布特征与玉料品质相关,如星点分布,则严重影响玉石的均匀性.和田玉中的主要组成矿物透闪石也可能表现为礓,其在结构上与其周边玉石迥然不同,不同矿物种类,如透辉石、方解石亦可形成礓.裂纹出现并不都是缺陷,有时会形成沿裂隙分布的鲜艳皮色.以上这些对应关系对于和田玉子料的鉴定、评价以及设计加工都有理论或实践意义.当然目前这些还不能表征和田玉"肉"与"皮"的特征以及对应关系的全部,其中对应关系的原因也有待于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简要地叙述了“非史密斯地层学”术语的由来、基本概念及研究近况。针对近来有关方面将这一类地层又重新命名为”非正常岩石地层”的情况,结合”九五”原地矿部地质调查局在8个省区进行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试点与填图方法研究新成果,阐述了非史密斯地层学研究的进展,并就”非史密斯地层”与”构造地层”、”非正常岩石地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90年代,Lehrmann等把中国南方贵州省南部罗甸地区早三叠世的一个孤立的"罗甸碳酸盐岩台地",称作"大贵州滩"。在国外,已有300多篇文章引用"大贵州滩"这一术语。笔者等曾对中国南方早及中三叠世的岩相古地理进行过研究,根据我们的地质资料,在贵州省南部的罗甸地区,在早三叠世,只有一个孤立的"罗甸碳酸盐岩台地",没有"大贵州滩",也不能把"罗甸碳酸盐岩台地"称作"大贵州滩"。《古地理学报》(英文版)2015年第4卷第1期,刊登了冯增昭等的文章,There was no"Great Bank of Guizhou"in the Early Triassic in Guizhou Province,South China(中国南方贵州省早三叠世没有"大贵州滩")。本文是该英文文章的详细摘要,目的在于让国内的广大读者也知道:"大贵州滩"这一术语是严重的名不副实,不应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20.
居室环境的质量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近年来,由于居室环境的污染,导致人体健康出现问题的报道屡见不鲜。通常的室内环境污染如烟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有害金属等较易被人们发现并加以治理,而居室中对人体健康有极大危害的氡污染却常常被人们忽略。1 氡的化学特征及环境存在趋势1 1 氡的一般化学特征氡是天然产生的一种放射性气体,原子序数为86,是最重的气体元素,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列第六周期零族,是惰性气体族(He、Ne、Ar、Kr、Xe、Rn、)的最后一个元素。氡是由放射性铀、镭放射衰变的中间产物,即放射性惰性气体。当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