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皱纹盘鲍多糖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从软体动物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中分离提取的纯多糖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药理实验表明,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移植性肿瘤肉瘤S180,肝癌HepA细胞无细胞毒作用,但能明显延长HepA小鼠的生存时间,抑制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生长,在抑瘤的同时,能明显提高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的重量,降低荷瘤小鼠肝脏中过氧化脂质的水平,提示鲍鱼多糖可能是通过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和抗氧  相似文献   

2.
螺旋藻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红  张学成 《海洋科学》2003,27(5):58-60
研究了螺旋藻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螺旋藻多糖在50—200μg/g的剂量范围对小鼠S-180肉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升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功能,促进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并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促进荷瘤小鼠脾NK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提示螺旋藻多糖可通过全面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刺激T细胞、NK细胞等功能来达到控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日本刺参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日本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浆灌胃移植性肿瘤模型小鼠,探讨了日本刺参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日本刺参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提高小鼠脾指数及胸腺指数(P〈0.05);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P〈0.01)和抗体形成细胞数(P〈0.05);提高迟发型变态反应水平和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P〈0.05,P〈0.01);促进NK细胞活性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P〈0.01)。提示日本刺参能全面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控制和杀灭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4.
张莉 《海洋与湖沼》2007,38(1):62-68
采用凝胶过滤层析、SDS-PAGE电泳、Bradford法和苯酚-硫酸法等生物化学方法对菲律宾蛤仔中的蛋白聚糖(PG1和PG2)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其理化性质。采用MTT方法研究蛋白聚糖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生长的影响。通过小鼠体内实验研究蛋白聚糖的抗肿瘤活性和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G1分子量大约为20kDa,多糖含量为70.09%,蛋白质含量为15.4%。PG2的多糖含量为82.53%,蛋白质含量为7.26%。PG1在200μg/ml浓度时对SMMC-7721的生长抑制率为73.30%,随浓度的升高,抑制率并未发生明显改变。PG2对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500μg/ml的浓度下,其抑制效果与PG1的抑制效果相当。在同样浓度下,PG1对人正常肝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没有明显影响。PG1呈剂量-效应关系明显增加荷瘤小鼠脾指数,促进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且没有降低体重及其他毒副作用。PG1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提高小鼠细胞免疫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采用在培养液中添加亚硒酸来实现藻对无机硒的富集和转化,制备一种含硒的紫球藻(Porphyridiumsp.)胞外多糖(Se-PSP);通过DAN荧光法测硒含量及红外光谱,对硒是否结合在多糖上进行了初步探讨;用四唑盐比色法(MTT)研究了不同浓度含硒的紫球藻胞外多糖对3种体外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研究了含硒多糖对腹水瘤S180的作用。结果表明含硒的胞外多糖含硒量约为0.015mg/g,40,80mg/LSe-PSP对3种肿瘤细胞SMMC7721、A549、A357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SMMC7721抑制程度最为明显。荷瘤小鼠模型实验结果表明100mg/(kg.·d)Se-PSP可以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Se-PSP有可能成为一种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基水凝胶对肿瘤在体内外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壳聚糖基水凝胶(CH)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用MTT法检测水凝胶对Hela及SGC-7901两种肿瘤细胞体外生长增殖的影响。建立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实体瘤模型,通过腹腔注射给药研究水凝胶的体内抑瘤效果。结果表明水凝胶能轻微抑制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和细胞因子水平,显著抑制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组织的生长。说明壳聚糖基水凝胶对肿瘤在体内外的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和多糖的抗肿瘤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 (PC)和多糖 (PSP)的抗肿瘤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免疫酶标技术、MTT法及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测定法等免疫分析实验 ,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3个水平上进行藻蓝蛋白和多糖的抗肿瘤免疫活性检测。结果显示 ,藻蓝蛋白和多糖处理组小鼠瘤块直径及瘤体重量均小于对照组 ,T细胞及 B细胞活性明显增强 ,体液抗体量显著提高 ,螺旋藻藻蓝蛋白比多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马尾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马尾藻多糖(SP)、环磷酰胺对H22荷瘤NIH小鼠灌胃给药,通过建立H22:实体瘤小鼠模型和H22腹水瘤小鼠模型,测定其抑瘤率、胸腺指教、脾指数、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数量等指标,观察马尾藻多糖在H22腹水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对H22腹水瘤小鼠生命延长的影响和体内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马尾藻多糖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质量比为100 mg/kg时的抑瘤效果最好,抑瘤率达到61.3%;H22腹水瘤小鼠经SP灌胃后,胸腺指数、脾指数、T淋巴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均有明显升高;SP能显著提高H22腹水瘤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问,SP质量比为100 mg/kg时效果最好,H22腹水瘤小鼠生命延长率为69.87%.  相似文献   

9.
亨氏马尾藻硫酸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证明,昆布科水石昆布、真昆布和马尾藻科鼠尾藻、海黍子等海藻的抽提物具有抗肿瘤作用。本文选用广东、福建两省特有的亨氏马尾藻(Sargassumhenslowianum)为原料,对其提取物的成分和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为寻找新的保健食品原料和医药工业原料提供了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亨氏马尾藻 1994年10月,1995年10月采自广东省海丰县硫酸多糖 从亨氏马尾藻中提取实验动物 由第一军医大学提供的雄性纯种昆明小鼠,体重20±2g,随机分组。瘤株 艾氏腹水瘤(EAC)瘤株、腹水型肉瘤S180由中山医科大学提供。1.2 方法1.2.1…  相似文献   

10.
具有免疫活性多糖海洋细菌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厦门海区潮间带的动植物体及底泥分离到的177株海洋细菌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1202菌株.其产生的胞外多糖可显著地促进昆明种小鼠脾淋巴细胞IL 2(白介素 2)的合成,并对小鼠S180肉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初步分类鉴定,确定该菌株归属于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sp.).  相似文献   

11.
实验研究来源于牛胎盘的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将新鲜牛胎盘匀浆后经盐析、亲和层析、超滤和离子交换层析可以纯化到一种肝细胞生长因子。实验采用3H-TdR掺入细胞DNA的量来表示肝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细胞DNA合成的作用,用液体闪烁计数来探测3H的放射性。结果表明:该因子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肝细胞、肾细胞的DNA合成都有刺激作用,而且也能刺激原代培养的人胎肝细胞的DNA合成。但对传代培养的小鼠腹水S180细胞的DNA合成则有抑制作用。另外,此因子对热不稳定,经热处理之后,其对大鼠肝细胞的刺激作用和对小鼠腹水S180细胞的抑制作用都降低了。  相似文献   

12.
溶解态磷在海洋微藻碱性磷酸酶活力变化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在实验室批量培养条件下,测定了海洋微藻培养体系中碱性磷酸酶活力(APA)和各形态溶解磷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批量培养过程中,APA的动态变化呈"S"形曲线,各形态溶解磷在其变化过程中所起的调控作用不同,介质中溶解无机磷和小分子溶解有机磷的浓度是激发APA发生变化的主要调控因子,大分子溶解有机磷的浓度对APA的作用不明显,但APA的增大可加速微藻利用大分子溶解有机磷的速率.微藻的种类和丰度不影响APA的动态变化形式及其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生物扰动在养殖废水生态处理系统中对沉积物不同垂直分层的各种磷形态迁移转化的影响,于2016年5—7月在养殖废水处理池的贝藻处理区采集不同缢蛏养殖密度下的实验围隔箱内的底泥,测定不同垂直方向上的磷形态、微生物活性(FDA)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APA)。结果表明,在底栖动物缢蛏生物扰动作用下,改变了沉积物内部的微环境,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增大了沉积物中总微生物活性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而沉积物中有机磷(OP)含量显著减少(P0.05);非磷灰石态无机磷(NAIP)、磷灰石态无机磷(AP)和无机磷(IP)含量显著增加(P0.05),这表明在缢蛏的生物扰动下OP可能转变成为AP、NAIP等无机磷成分;总磷含量呈降低趋势。本试验结果表明,缢蛏生物扰动下对于养殖废水生态处理系统沉积物垂直方向上的磷赋存形态具有显著的影响,且高密度组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形态迁移转化的影响强于低密度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牡蛎肉为原料, 采用胰蛋白酶水解法制备获得牡蛎胰蛋白酶水解物(trypsin hydrolysates of oyster, OYH), 分析了其氨基酸组成和相对分子量分布, 并初步探究了OYH在减轻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对S180荷瘤小鼠肠黏膜损伤方面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 OYH中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6.44%, 且谷氨酸含量最高, 其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1kDa以下, 所占比例为92.18%。5-FU单独使用组的肿瘤抑制率为31.00%; 与模型组相比, OYH-L+5-FU组、OYH-M+5-FU组和OYH-H+5-FU组小鼠肿瘤抑制率明显提高(p<0.001), 分别为38.24%、46.27%和47.57%, 其中OYH-M+5-FU组和OYH-H+5-FU组较5-FU单独使用有明显提高(p<0.01, p<0.001)。同时, OYH还能有效减轻5-FU给药期间造成的肠道黏膜损伤, 与5-FU组相比, OYH-L+5-FU组、OYH-M+5-FU组和OYH-H+5-FU组小鼠的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和绒毛表面积均显著增加(p<0.01, p<0.001), 明显改善小肠隐窝和上皮绒毛的状态, 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此外, OYH-L+5-FU组、OYH-M+5-FU组和OYH-H+5-FU组的S180荷瘤小鼠与模型组相比, 中性粒细胞含量降低, 淋巴细胞含量增加(p<0.05, p<0.01), OYH-H+5-FU组能显著增加机体总蛋白、白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 p<0.01, p<0.001), 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营养状况以及调节血清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牡蛎肉的胰蛋白酶水解物具有作为化疗过程辅助治疗营养食品, 起到肠黏膜保护和提升机体耐受力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Growth rates of two halophilic phytoflagellates, Dunaliella euchlora Lerche and D. salina Teodoresco, were studied in mixed batch cultures grown in filtered, axenic brines from Lake Grassmere, New Zealand. Forty‐five combinations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light intensity were used. A maximum growth rate of 1.50 doublings day‐1 was attained by D. salina at 26°C, 190 × 10‐3S at a light intensity of 126 μE m‐2 s‐1. D. euchlora showed maximum growth rate of 1.16 doublings day‐1 at 20°C, 120 × 10‐3S at a light intensity of 180 μE m‐2s‐1. Predicted maximum values of 1.41 and 1.14 doublings day‐1 respectively were obtained from regression models based on 45 replicate treatment combinations. In decreasing order of importance,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light intensity influence growth rates of brine algae.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growth of both species increased as the salt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bu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ight intensity.  相似文献   

16.
一株海洋放线菌发酵液抗肿瘤活性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四氮唑蓝(MTT)法对96株海洋放线菌、细菌、真菌的发酵液进行细胞毒活性的筛选,结果显示13%的放线菌和3%的细菌发酵液具有细胞毒活性.其中放线菌ACMA006具有显著细胞毒活性,而且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进一步用DNAladder电泳分析和荧光染色法观察到放线菌ACMA006发酵液能明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这株具有抗肿瘤潜力的放线菌ACMA006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7.
螺旋藻多糖对移植性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螺旋藻多糖200mg/kg可显著抑制小鼠体内腹水型肝癌细胞的增殖。它对S180和腹水型肝癌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抑制作用,在3~24h内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提高。它对癌细胞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属DNA代谢干扰型。螺旋藻多糖虽不能直接杀伤癌细胞,但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海藻提取物生物活性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分别采用MTT法、双碟法、酶标法、光度法和增重法测定了广西涠洲岛、广东硇洲岛、山东青岛和威海沿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海藻提取物的抗肿瘤、抗菌、免疫、抗炎、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抗氧化的活性。结果表明,鸭毛藻、松节藻、小粘膜藻和点叶藻的甲醇提取物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活性;酸藻水相、鸭毛藻的乙酸乙酯相有较强的抗菌活性;金膜藻、网地藻、石莼和萱藻的甲醇提取物有较好的免疫抑制活性;三叉仙菜、龙须菜、海萝、绳藻和小粘膜藻的甲醇提取物有较好的免疫增强活性;细枝软骨藻、粗枝软骨藻和绳藻的甲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抗炎活性;松节藻、肠浒苔和扁江蓠的脂溶性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褐藻多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