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疣梭子蟹幼体消化道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的消化道分前肠、中肠和后肠,前后肠起源于外胚层,腔内有角质衬里,中肠起源于内胚层,腔内无角质层。消化管壁均由上皮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外膜组成。前肠包括口腔、食道和胃,食道壁内褶形成食道嵴,食道嵴的折叠程度以及食道放射肌的排列密度随幼体发育而增加。胃的结构复杂,其内的角质层特化成前部的胃磨和后部的腺滤器。胃磨、腺滤器、贲门胃和幽门胃之间的比例以及贲门-幽门瓣在幼体发育过程中变化明显。中肠的前端背面有一对前盲囊管,沿胃的背面向前延伸,在发育上有长度的变化。中肠后端背面发出一支后盲囊管,在Z2形成,随后逐渐延长并发生弯曲。后肠始于腹部第二节,在蚤状幼体时最长可达中肠的两倍多,大眼幼体后随着腹部的退化而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2.
许氏平鲉消化道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组化方法对许氏平消化道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羧酸酯酶和粘液物质进行了定位及半定量研究。发现幽门盲囊和肠上皮细胞顶端胞质和纹状缘具碱性磷酸酶活性 ;胃粘膜上皮细胞核上方胞质、幽门盲囊及肠上皮细胞顶端胞质中检测到酸性磷酸酶活性 ;在胃贲门部和盲囊部、幽门盲囊以及肠的上皮细胞内还检测到羧酸酯酶活性。整个消化道的粘膜层中存在许多粘液细胞。食道上皮含大量酸性粘液细胞 ,胃上皮细胞均含有中性粘液 ,而肠道由前向后中性粘液物质逐渐减少 ,酸性粘液物质逐渐增多。研究结果表明许氏平食道和直肠有润滑和微弱的吸收作用 ,胃有消化脂类和吸收二糖及短链脂肪的功能 ;幽门盲囊有较强的吸收脂类的功能 ;前肠、中肠和后肠有活跃的细胞内消化和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消化系统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中国对虾消化道和中肠腺的发生进行了研究。完整的中肠管形成于N3期,它是由幼虫腹面的内胚层板向背中线上卷合拢而形成。在Z1期消化道完全贯通。至M1期,胃分化为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中肠前盲囊和中肠后盲囊也在此期出现,同时胃磨的雏形发生,但完整的胃磨形成于P期。另外,中肠腺始于N4-5期中肠前端突出的两对中肠腺盲囊。第一对中肠腺盲囊于M3期退化消失,而第二对中肠腺盲囊则发育为成体的中肠腺。中肠腺小管由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胚性细胞、吸收细胞、纤维细胞和泡状细胞)所组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中国对虾消化道和肝胰脏(或称肝脏)在各幼虫期和早期仔虾的发育。 中国对虾的原始中胚层细胞是自原肠的顶壁分出移入囊胚腔中。 在发育过程中,口凹是在第三期无节幼虫时内陷形成,而原肛是在第六期无节幼虫时内陷形成的,所以口凹的发生早于原肛的发生。 在溞状幼虫第一期,消化道的腔才完全贯通。 在糠虾幼虫第一期,胃分为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胃磨和几丁质刚毛则出现于早期仔虾。 甲壳类动物的消化道包括前肠、中肠和后肠三个部分。前肠与后肠起源于外胚层,中肠则发生自内胚层。我们对中国对虾胚胎发育的观察,发现中肠远远长于后肠,而后肠将发育为成体的直肠。 两对肝盲囊分别发生自中肠的前段肠壁。在仔虾早期,前面一对逐渐退化消失,而后面的一对将发育为成体的肝胰脏。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中国对虾消化道和肝胰脏(或称肝脏)在各幼虫期和早期仔虾的发育。中国对虾的原始中胚层细胞是自原肠的顶壁分出移入囊胚腔中。在发育过程中。口凹是在第三期无节幼虫时内陷形成.而原肛是在第六期无节幼虫时内陷形成的,所以口凹的发生早于原肛的发生。在溞状幼虫第一期,消化道的腔才完全贯通。在糠虾幼虫第一期,胃分为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胃磨和几丁质刚毛则出现于早期仔虾。甲壳类动物的消化道包括前肠、中肠和后肠三个部分。前肠与后肠起源于外胚层。中肠则发生自内胚层。我们对中国对虾胚胎发育的观察,发现中肠远远长于后肠。而后肠将发育为成体的直肠。两对肝盲囊分别发生自中肠的前段肠壁。在仔虾早期,前面一对逐渐退化消失,而后面的一对将发育为成体的肝胰脏。  相似文献   

6.
黄鳍鲷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黄鳍鲷(Sparus latu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PP细胞在幽门盲囊较为丰富,食道和小肠较少。Som细胞在贲门胃分布密度最高,在食道和幽门胃也有较多分布。5-HT细胞主要分布在食道和胃部,在幽门盲囊和小肠数量较少。NPY细胞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未发现。黄鳍鲷消化道PP、Som和5-HT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参与不同的消化生理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华绒螯蟹幼体消化系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于1986,1987两年的3-6月,在浙江平湖水产试验场等地采集中华绒螯蟹五期状幼体和一期大眼幼体,对其消化系统发育的研究表明:各期幼体消化道平均全长分别为0.912mm,1.332mm,1.628mm,1.998mm,2.221mm和2.644mm;胃在Z1中呈椭圆形,到Z3方才明显分化成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至于贲门胃内的研磨结构和幽门胃内的滤器则要到大眼幼体才完全形成;在各期幼体中,中肠均是消化道最发达的部分肠壁细胞呈圆柱状;肝胰管和中肠前盲囊在Z1中出现,而中肠后盲囊却要到Z2方才形成。  相似文献   

8.
褐菖鲉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卵胎生鱼类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的仔、稚鱼消化系统组织学特点, 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技术, 并用HE染色和组织化学染色, 比较分析了产出后0~50d的褐菖鲉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 褐菖鲉初产仔鱼已分化出口咽腔, 并具有初始的食道、胃、肠、肝脏和胰脏; 2日仔鱼肛门与外界相通, 食道扩大, 开始摄食, 进入混合性营养期; 3~4日仔鱼幽门盲囊出现, 食道内壁出现黏膜皱褶5~6个, 胃黏膜皱褶5个, 肝细胞团区域扩大; 5~6日仔鱼卵黄囊和油球耗尽, 进入外源性营养期, 食道黏膜上皮出现杯状细胞, 肠道弯曲, 可区分前中肠和后肠两部分; 10~14日仔鱼食道环肌层明显, 黏膜皱褶增加到7~12个, 胃壁四层结构基本形成, 肠道黏膜皱褶加深, 纹状缘清晰可见, 肝细胞分裂迅速, 数量显著增加, 体积增大, 出现肝血窦和胰岛; 28~30日稚鱼出现胃腺和胃小凹, 已具功能性胃, 标志着稚鱼期的开始, 此时胰岛细胞数量和酶原颗粒增多, 消化能力显著提高; 47~50日稚鱼已基本具有成鱼胃的特征, 肠道纹状缘发达, 肝细胞呈多边形, 细胞内含大量脂肪颗粒, 消化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已趋于完善。由此可见, 褐菖鲉仔鱼和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具有卵胎生鱼类发育较早的特点, 与其消化功能的完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核酸探针原位杂交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组织特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白斑综合症病毒 (whitespotsyndromevirus ,简称WSSV)部分基因组文库中得到核酸探针 ,采用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检测对虾甲壳下表皮、胃、后肠、鳃、触角腺的上皮细胞、淋巴器官的基质细胞、肌细胞、心肌细胞及结缔组织细胞 ,原位杂交结果均为阳性。对虾甲壳下表皮的上皮细胞、胃的上皮细胞对病毒较其它部位敏感 ,感染程度高 ;中肠上皮细胞、肝胰腺上皮细胞、淋巴器官内皮细胞未发现感染病毒 ,原位杂交用于WSSV检测 ,比组织切片HE染色更准确、更敏感。在同一组织的同一部位 ,原位杂交所得到的阳性细胞个数比HE多。探针大小不同 ,敏感性也有变化。短的探针 41 3bp敏感性较高 ,长的探针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斑鱾(Girella punctata Grayy)的消化生理特性,本实验采用形态学与组织学方法对斑鱾消化系统主要器官及组织(口咽腔、食道、胃、肠及肝脏)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显示:食道腔壁的组织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这与大部分硬骨鱼类相似。胃为U型胃,主要由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三部分组成。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向胃腔突起形成8个突起皱壁,黏膜层内有丰富的腺体,消化管内壁皱褶多,肌层厚;肠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其比肠长约1.54±0.06,腔壁向内形成6个不规则的褶皱突起;肝脏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组成,分为左右两叶。斑鱾的消化系统结构特征与其杂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WSS)的爆发已给虾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寻找能够指示虾类群体抗白斑病能力的指标对虾类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 Holthuis)为实验材料,以人工注射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攻毒后稳定存活的脊尾白虾作为WSSV耐受群体(命名为Rm),以注射PBS的虾作为对照群体(命名为Vm),分析比较了Rm群体和Vm群体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异以探讨筛选对虾抗病免疫指标的可行性。Rm群体的ACP和AKP活性均显著低于Vm群体(P0.05),而两群体在SOD活性上无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检验WSSV耐受群体是否比未经历过病毒感染的虾具有更高的抗WSSV的能力,作者以实验室养殖过程中经过WSSV自然感染后存活的脊尾白虾作为抗性群体(命名为Rn),以未经历过WSSV感染的脊尾白虾作为普通群体(Vn),进行WSSV人工注射攻毒,观察它们在WSSV感染后的存活率,结果显示Rn群体攻毒后存活率为33.2%,显著高于Vn群体的存活率15.1%(P0.05),说明ACP和AKP有可能作为虾类抗WSSV能力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东方对虾消化道及肝胰脏进行大体解剖和组织学观察,并将其结构与功能同其它主要十足动物作比较。 前肠和后肠内壁有几丁质层覆盖,中肠则没有。食道壁向四个角落内褶,在其表皮层之下的结缔组织中充满皮肤腺,环肌层连续,纵肌成束分散排列:胃的组织学结构除没有皮肤腺分布外,大体与食道相似。中肠从胸部延伸到第六腹节前区,约占消化道总长的60%,其上皮是一层柱状细胞,环肌层薄,纵肌成束分散排列;中肠前,后盲囊分别从中肠的前端和后端发出。后肠是一短管,内壁突出四个大的垫状隆脊,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和食道一样后肠壁分布大量皮肤腺:后肠上皮由单层柱状细胞组成,环肌层连续,纵肌在后肠前段成束分散排列于环肌之下,在后段则在环肌层之上。肝胰脏由许多分支肝小管构成,肝小管内壁为单层柱状上皮,中央为管腔:肝管细胞分为分泌细胞、吸收细胞、纤维细胞和原始细胞四种。原始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分布于肝小管末端。  相似文献   

13.
卵形鲳鳆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研究了孵化后31d前的卵形鲳够(Trachinotusoyatus)仔、稚、幼鱼的消化系统发育,描述了其消化器官发育过程和组织学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在水温为23—28℃的培育条件下,消化系统发育可划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0—2d):初孵仔鱼消化管仅为一细长的线状管,位于卵黄囊上方,不具备摄食和消化能力,为内源性营养阶段.第2阶段(3—5d):口和肛门形成,消化道与外界相通,开始摄食.5d仔鱼卵黄囊完全吸收,出现肝脏、胰脏,为混合营养阶段,消化道分化成口咽腔、食道、胃、前肠和后肠.第3阶段(6—17d):随着鱼体的生长,消化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逐步发育完善,进入到外源性营养阶段.仔鱼前肠中出现空泡,后肠中发现有嗜伊红颗粒,表明肠上皮细胞吸收了脂肪和蛋白质.17—18d仔鱼出现胃腺和幽门盲囊,标志着稚鱼期的开始.第4阶段(18—22d):胃腺、幽门盲囊、肝胰脏等消化器官发育完成,鱼苗进入幼鱼期.结果表明,卵形鲳碜消化系统的发育是与仔、稚鱼的生长、形态发育和功能的完善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东方对虾消化系统解剖和组织学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东方对虾消化道及肝胰脏进行大体解剖和组织学观察.并将其结构与功能同其它主要十足动物作比较。前肠和后肠内壁有几丁质层覆盖,中肠则没有,食道壁向四个角落内褶.在其表皮层之下的结缔组织中充满皮肤腺.环肌层连续.纵肌成束分散排列;胃的组织学结构除没有皮肤腺分布外.大体与食道相似。中肠从胸部延伸到第六腹节前区.约占消化道总长的60%.其上皮是一层柱状细胞.环肌层薄.纵肌成束分散排列:中肠前、后盲囊分别从中肠的前端和后端发出,后肠是一短管.内壁突出四个大的垫状隆脊,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和食道一样后肠壁分布大量皮肤腺:后肠上皮由单层柱状细胞组成,环肌层连续,纵肌在后肠前段成束分散排列于环肌之下,在后段则在环肌层之上。肝胰脏由许多分支肝小管构成.肝小管内壁为单层柱状上皮.中央为管腔;肝管细胞分为分泌细胞.吸收细胞、纤维细胞和原始细胞四种。原始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分布于肝小管末端。  相似文献   

15.
以体质量58.51 g±21.15 g、体长13.08 cm±1.856 cm的长鳍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为实验材料,对其消化道指数和主要消化酶活性分布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长鳍篮子鱼的消化道指数,其比内脏重、比肝重、比胃重,比幽门盲囊重、比肠重、比肠长分别为0.1572±0.0230、0.0166±0.0060、0.0115±0.0070、0.004 3±0.002 1、0.020 2±0.0102、2.595±0.457;体质量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Y=0.080 6X2.5457(r=0.9777,P<0.01).蛋白酶在各消化器官中的比活力顺序为幽门盲囊>肠>肝脏>胃;淀粉酶的比活力顺序为肠>幽门盲囊>胃>肝脏;脂肪酶比活力顺序为幽门盲囊>肝脏>肠>胃;肠的总蛋白酶活、总淀粉酶活、总脂肪酶活在各消化器官中都最高.肝脏、胃、肠、幽门盲囊的A/P值分别为2.15、22.65、3.81,1.96.研究表明,肠道是长鳍篮子鱼消化食物的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根据消化道指数、消化酶分布、A/P值,表明长鳍篮子鱼是偏植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16.
对虾一种无包涵体杆状病毒病原的PCR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对虾无包涵体杆状病毒的快速诊断技术,应用PCR技术分别对暴发性流行病发生前、流行中和发病后的对虾样品进行了检测.根据已克隆的对虾杆状病毒部分基因组序列而设计的引物能特异性地扩增出靶DNA片段,最低可以检测1pg的病素DNA.由典型发病症状对虾的胃、腮、肝胰腺、中肠、游泳足、肌内和心脏等器官和组织中成功地检测到病毒.不同组织和器官经扩增得到的信号强弱不同:病虾的胃扩增得到的信号最强,中肠、肌肉、心脏和游泳足次之,腮和肝胰腺信号最弱,说明病毒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数量及感染程度不同.在对虾发病前及发病后,用二次PCR还能检测表面不发病呈隐性感染状态的对虾携带的病毒;而对野生健康虾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研究表明,PCR是检测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快速、灵敏而准确的方法,对病毒病的早期诊断、防治和高健康对虾品种的选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哲罗鱼仔鱼、稚鱼和幼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光镜观察,描述了其消化器官发育过程中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实验水温为7—12℃时,初始孵化仔鱼消化道细而直,两端封闭,位于卵黄囊背,随着仔鱼发育消化系统结构逐渐完善。破膜后16d消化系统完全贯通,破膜34d食道发育与成鱼基本相同,明显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出现3—4个粘膜褶皱;破膜2d在消化管道前端,胃开始分化,管壁较厚,可见明显的两层,胃原基细胞形成胃腔,破膜24d胃组织结构发育得较完整,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构成,出现胃腺;破膜后46d肠的组织结构与成鱼相同,粘膜层大量分布Ⅰ型、Ⅱ型和Ⅲ型粘液细胞;初孵仔鱼在肠背侧出现,与肝脏相互分开的一个独立的器官为胰腺组织。哲罗鱼破膜后26d消化系统明显分化成食道、胃、前肠、直肠以及肝脏和胰脏,破膜后36d出现幽门盲囊原基。本实验得出哲罗鱼仔鱼最佳初次投喂时间应在破膜后24—26d,即上浮后3—5d,由于破膜后46d幽门盲囊组织结构发育基本完善,可适当增加投喂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毕赤酵母表达的翻译控制肿瘤蛋白fortilin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反应和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能力的影响。以酵母表达上清冻干粉和酵母培养物冻干粉2种形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0mg/kg的重组fortilin蛋白和空质粒重组蛋白,制成4种实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作为空白对照,设计5个实验组:基础饲料组(C)、酵母表达上清冻干粉组(P-1)、酵母培养物冻干粉组(P-2)、fortilin酵母上清冻干粉组(F-1)和fortilin酵母培养冻干粉组(F-2)。用5种饲料分别饲喂初始体重(4.87±0.26)g的凡纳滨对虾20d,随后进行WSSV攻毒实验。养殖实验表明,F-1组和F-2组中凡纳滨对虾血淋巴的血细胞数(THC)、呼吸爆发活性(RB)和血清酚氧化酶活性(PO)显著高于C组(P0.05)。F-2组的THC、RB、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P-2组(P0.05)。F-1组的P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高于P-1组(P0.05)。攻毒实验显示,饲料中添加fortilin蛋白显著降低了凡纳滨对虾的死亡率(P0.05):F-1和F-2组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19.2%和15.4%,P-1和P-2组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56.0%和47.8%,C组累计死亡率为84.6%。研究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摄食添加重组fortilin蛋白的饲料后,对虾的免疫力和抗WSSV感染的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形态解剖、组织切片和光镜观察技术对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us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波纹唇鱼消化道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和肠。口咽腔较大,颌齿和咽骨齿均发达,具有多种类型齿;食道粗而短;鳃耙仅有3对半,较长、粗且稀少;"I"型胃,盲囊部不明显;无幽门盲囊;肠管粗短,可分为前肠、后肠和直肠三部分,肠道系数约为3.05。从食道后部开始整个消化道管腔有密集的绒毛,消化道管壁的组织结构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构成。消化道上皮为单层柱状细胞,其间分布有较多杯状细胞,杯状细胞有明显的开口。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肌肉层致密,内层为环肌外层为纵肌,二者间分布有神经丛。浆膜层极薄,覆盖于整个消化道的外层。这些特征使波纹唇鱼具有典型的肉食性鱼类的特征和习性,便于咬破和磨碎食物坚硬的外壳,使食物在消化道中停留的时间较短、能够快速通过消化道,在肠道中迅速消化吸收,然后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20.
对白斑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与病毒囊膜完整性关系的探讨,是深入研究切断WSSV感染途径,为该病的预防提供一条新思路、新方法并积累实验依据的重要环节.本实验利用物理低渗方法即用蒸馏水使WSSV的囊膜破碎,破坏了病毒囊膜完整性,并用此病毒做螯虾体内、外感染实验.结果发现,WSSV的囊膜破碎后仍具有感染性;在此基础上,分别用抗WSSV囊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4G9)和抗WSSV核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2A3)进行螯虾体内中和实验,结果显示抗WSSV囊膜蛋白的单抗有中和作用,而抗WSSV核衣壳蛋白的单抗无中和作用;将破碎的囊膜从核衣壳上去掉后,用不同浓度的纯核衣壳重复以上体内感染实验,结果其感染性消失,说明囊膜破碎的WSSV引起的感染是由WSSV上的破碎囊膜介导的病毒侵染所致,而不是核衣壳被直接内吞引起的.这些结果提示,WSSV是否引起靶细胞感染主要与病毒囊膜上与病毒侵染有关的功能蛋白有直接关系,只要这些功能蛋白活性不变并且存在的量足以与靶细胞膜结合,即使WSSV囊膜破碎、结构不完整也能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