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9篇
大气科学   8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剖析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硅藻藻华后期藻类沉降与底层水体缺氧现象之间的关系,作者于2011年春季,在长江口南部赤潮区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浮游植物色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硅藻藻华发生后,表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Chl a)、岩藻黄素(Fuco)和19’-丁酰氧基岩藻黄素(But-Fuco)含量有显著增加,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调查海域东南侧50 m等深线外侧,与底层低氧水体分布区基本吻合。因此,硅藻藻华后沉降的藻类对于该海域夏季缺氧区的形成应具有一定作用,其具体过程和机制仍有待于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认识海洋中的物质如何散播对于理解海洋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污染在海洋中的扩散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历史海表漂流浮标观测数据,对日本福岛以东海域的表层物质散播轨迹进行了拉格朗日示踪分析和观测模拟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福岛以东海域海表浮标的散播路径主要分为东、南两支,其中速度较快的东支为主要通道,沿黑潮延伸体汇入北太平洋流,最短用时大约22个月即可到达北美西海岸;南支则沿黑潮延伸体以南的大范围南向流向西南方向运移,速度较慢且明显受涡旋活动影响,最快大约5个月即可到达吕宋海峡和中国台湾以东海域,进而进入南海和东海等中国近海海域。通过开展观测模拟试验,发现海表浮标散播的概率密度分布呈现以福岛附近海域为核心、向西南和正东方向递减扩展的形态,其中,到达中国近海的浮标主要通过吕宋海峡进入。文章详细讨论了研究结果的局限性、不足之处,以及因基于大量现场观测而具备的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分离自南海的相关亚历山大藻,在进行核糖体大亚基DNA(LSU rDNA)全序列测序及比对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其核糖体大亚基RNA(LSU rRNA)D10区的一个新的荧光素(FITC)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并建立了相应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在GenBank数据库中,BLAST检索的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杂交实验的结果也表明,这条探针对相关亚历山大藻的标记具有特异性,且标记效率可以达到100%,标记信号清晰明亮。本研究结果为相关亚历山大藻的监测及其种群动态研究提供了方法学依据,也为其它微藻特异性探针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绿潮生物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绿潮发生机制极其复杂,但其核心机理是绿潮暴发时漂浮"藻席"中的浒苔快速形成巨大生物量,涉及浒苔生物学过程对环境的响应及其生理生化基础。为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报道的基础上,对浒苔生活史研究进行了充分的理论补遗;分析了漂浮"藻席"中浒苔生长与繁殖过程,认为该过程是绿潮生物量形成的关键;阐述了浒苔孢子囊形成是对富营养化背景下海水溶解无机氮(DIN)中硝态氮高占比的响应,认为一氧化氮分子可促进浒苔营养细胞向孢子囊的转化;解析了浒苔细胞对逆境因子的响应途径与机制。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对浒苔引发绿潮的生物学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定。人为或自然因素使固着浒苔处于漂浮状态,形成小规模"藻席";富营养化背景下海水DIN中硝态氮占比的升高赋予了浒苔巨大的繁殖潜能,漂浮过程溶解无机碳(DIC)"充裕"和"不足"两个阶段的交替以及食藻动物啃食产生的藻片段使孢子囊形成比例大幅提升;孢子原位萌发等使释放的孢子在"藻席"中获得了附着基,个体数目随之指数增长;结合漂浮浒苔的高生长速率,"藻席"规模不断扩大,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生物量。同时,本文还对今后的绿潮研究提出一些建议,认为啃食动物在浒苔生物量消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漂浮"藻席"系统中扮演着"生态引擎"的功能,同时系统阐明浒苔孢子的原位萌发等现象的生物学机理应该是未来绿潮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中国沿海不同地区织纹螺中的毒素成分,本研究在江苏省、浙江省和福建省设立了多个采样点,对采集的半褶织纹螺样品进行了毒性测试和毒素组成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采集的织纹螺样品毒性范围为2—664MU(mouse unit)/g湿重,其中,采自江苏省连云港地区的织纹螺样品毒性远高于其它地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方法对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进行分析,在各地的织纹螺样品中均检测到了河豚毒素(TTX)及trideoxy TTX、4-epi TTX和anhydro TTX等衍生物,但各种毒素成分所占的比例存在差异。自江苏省连云港市和浙江省舟山市采集的织纹螺样品中,Trideoxy TTX是主要的毒素成分,TTX和其它两种毒素成分次之;而自江苏省盐城市、浙江省宁波市及福建省宁德市和莆田市采集的织纹螺样品中,TTX的含量最高。采集自江苏省连云港和浙江省舟山市的大部分织纹螺样品中,肌肉组织的毒素含量最高,其次是消化腺组织,其余组织中的毒素含量最低。高毒性成分TTX的最高值主要出现在肌肉组织或消化腺组织中。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各地的有毒织纹螺中毒素成分基本一致,而各种毒素成分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异,织纹螺的毒性与高毒性成分TTX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区域气候变化事实、影响及可能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水资源等都将面临着显著而复杂的变化,并且干旱、洪涝等多种气候灾害是“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沿线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灾害风险关乎“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顺利实施及亚投行的投资安全。在此背景下,2016—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部实施了“‘一带一路’区域气候变化问题”咨询评议项目,项目针对该区域气候变化的事实、未来变化预估、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及带来的潜在风险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并开展了若干分析和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项目组完成了有关进展报告四份,包括一份总报告和三份分报告。本文扼要地概括和介绍了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7.
于仁成  高瑞华 《山东气象》1996,16(A00):14-18
主要介绍地极气象台数据传输系统的开发与研究结果,包括省一市、市台局域网、市-县及服务终端等四个部分。传输介质有四线制专线、细同轴电缆、拔号电话线路和无线HUF等形式。开发了一套自动传输程序,在业务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调查、试验和分析研究相结合的办法,找出了烟台近海扇贝生存、生长、养殖生产的适宜水温、盐度、降水、风及光照等气象水文条件。根据这些气象水文条件找出了在烟台近海对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养殖生产的气象服务指标,同时指出了扇贝养殖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气象灾害。为烟台近海扇贝养殖生产提供较好的气象服务,也为提高扇贝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温度、盐度和光照对一株有毒利玛原甲藻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株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 Dodge),应用小鼠生物测试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对其毒性和毒素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通过多因子实验,研究了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对利玛原甲藻生长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这株利玛原甲藻能够产生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和鳍藻毒素1(Dinophysistoxin 1,DTX1)等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DSP).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温度为18、21和24℃;盐度为28、32和36;光照强度为2500、5 000和7 500 lx),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受盐度影响显著(P<0.05),而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利玛原甲藻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温度和光照强度及温度和盐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利玛原甲藻的比增长率也有显著影响(P<0.05).根据实验结果,这株利玛原甲藻生长的最适条件为:温度18℃,盐度28,光照强度7 500 lx.  相似文献   
20.
Previous studies found intraspecific diversity in Scrippsiella trochoidea A. R. Loeblich III, a widely distributed calcareous cyst-producing dinoflagellate. In this study, three strains (ST-1, ST-D6 and ST-K) of S. trochoidea isolated from the East Asian waters were studied, together with other geographical strains, to resolve their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For the three East Asian isolates, two highly diverse regions of nuclear-encoded ribosomal DNA (rDNA), the 5.8S rDNA and its flanking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1 and 2, and the 5' portion of the large-subunit rDNA (encompassing the "D1" and "D2" domains) were sequenced. Homologous sequences from other geographical isolate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GenBank database and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were inferred from the molecular data of these strains. Strains of S. trochoidea were found to cluster into three major clades (STR1, STR2 and STR3), as reported in previous studies. Two of the three strains ST-1 and ST-K, were grouped in clade STR2, the other strain, ST-D6, belonged to clade STR3. The intraspecific diversity of S. trochoidea in East Asian waters makes it necessary to carry out phylogenetic investiga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data of biogeography,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life cycle on the ecophysiology of a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