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50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51.
罗氏沼虾三群体间肌肉营养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饲养在相似环境下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三群体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3个群体分别为浙江湖州的人工养殖群体(A)、缅甸引进种子二代群体(B)和“南太湖1号”杂交群体(B-+)。结果表明,3个群体粗蛋白含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B-+群体(17.57%)、B群体(16.65%)、A群体(15.88%),但三群体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群体的粗脂肪含量为2.04%,显著高于B群体的1.24%(P〈0.05)。3个群体中,B-+群体的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和脂肪酸中的EPA+DHA含量均为最高,且必需氨基酸指数最高,为68.06;相比之下,A群体的上述各项指标值均较低。可见,以上三群体中杂交种群(B-+)的肌肉营养品质较优,而人工养殖群体(A)的肌肉品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2.
海水和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对海水和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及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南美白对虾肌肉的蛋白质含量为 19.1%~ 2 3.3% ,平均为 2 1.2 % ;脂肪含量为 0 .79%~ 1.14% ,平均为 0 .97%。肌肉氨基酸组成中 ,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5 .5 5 %~ 36 .95 % ;富含 Glu(3.2 0 %~ 3.32 % ) ,ASP(2 .0 9%~ 2 .16 % )等鲜味氨基酸 ,蛋白质营养价值高。矿物质含量丰富 ,尤其是 Ca、Mg、Zn、Fe、P;维生素的含量一般。海水养殖虾肉与淡水虾肉相比 ,营养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53.
锯缘青蟹不同器官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和SOD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生化测定的方法,对锯缘青蟹的鳃、肝胰腺和肌肉等不同器官组织中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器官组织中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各异.总抗氧化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肝胰腺>肌肉>鳃,分别为71.16±17.75U/mg蛋白,28.55±4.45U/mg蛋白,19.82±3.20U/mg蛋白.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由强至弱则依次为肝胰腺>鳃>肌肉,分别为38.62±5.24 NU/mg蛋白,27.08±4.79 NU/mg蛋白,6.33±1.54 NU/mg蛋白.统计分析显示,各器官组织间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与不同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54.
Changes in tissue structur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water content of raw and heated sea cucumber meat were studied. Sea cucumber Stichopus japonicus was heated at 25℃, 70℃ and 100℃ water for 5 min. The structur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using a light microscope and the rheological parameters (rupture strength, adhesiv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determined using a texture meter. Microscopic photograph revealed that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heated meat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raw meat. The rupture strength, adhesiv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of raw meat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heated meat. Meanwhile, rheological parameters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heating temperature. These changes are mainly caused by thermal denaturation and gelatinization of collagen during heating. These changes were also evidenced in observations using a light microscope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相似文献   
55.
The vestimentiferan tubeworm Riftia pachyptila derives most or all of its nutrition from intracellular chemosynthetic bacterial symbionts. Because purified preparations of symbionts respire nitrate, possibly nitrite, and oxygen, host transport of nitrate is a topic of interest.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have developed a nitrate detection assay that utilizes a nitrite reductase-deficient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for the reduction of nitrate to nitrite, which is then determin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Nitrate and nitrite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in the blood and coelomic fluids of R. pachyptila collected from hydrothermal vent sites at 9°N and 13°N. The blood was shown to have nitrate concentrations up to one hundred times that of ambient sea water (40 μM). Blood nitrate levels reached concentrations of>1 mM, while nitrite was measured in the range of 400-700 μM. The concentrations of nitrate and nitrite in the coelomic fluids were 150-240 μM and <20 μM, respectively. The nitrate determination technique we present here is simple, applicable for laboratory and shipboard use on sea water or biological fluids, and works reliably within the 0.5 to 2000 μM range.  相似文献   
56.
采用RACE-PCR和RT-PCR方法获得大黄鱼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基因的cDNA中间片段,片段长度为773bp。BLAST分析显示,大黄鱼Cathepsin L基因cDNA片段与鱼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5%,与斑马鱼同源性为80%。实时定量分析了大黄鱼Cathepsin L基因在宰杀当天和冷藏期间的mRNA水平,结果表明,大黄鱼0℃条件下冷藏0、5、10、15、20d肌肉中mRNA都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含量水平有差异并且是呈现下降趋势,宰杀当天的大黄鱼肌肉中Cathepsin L基因mRNA含量水平最高,与冷藏5、10、15、20d的Cathepsin L基因mRNA水平差异性极显著(P<0.01),冷藏5d的Cathepsin L基因mRNA水平与15、20d的水平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结果表明,在不同储藏时间Cathepsin L基因的mRNA含量水平与肌肉TPA和pH等也表现了高度的相关性,表明Cathepsin L基因的mRNA含量可以作为评价大黄鱼冷藏期间肉品质指标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7.
为了分析人工养殖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亲鱼营养储备情况与性腺发育的相关性,作者采用生化的方法,对其肌肉、肝脏及性腺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雄性亲鱼从Ⅳ期发育到Ⅴ期的过程中,精巢和肝脏牛磺酸含量、精巢总氨基酸含量均呈显著递增(P0.05);肌肉氨基酸总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肝脏氨基酸总量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2)雌性亲鱼从Ⅳ期发育到Ⅴ期的过程中,肝脏牛磺酸含量呈显著升高(P0.05);卵巢无显著变化(P0.05);总氨基酸含量差异变化规律与雄性亲鱼相类似。(3)亲鱼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在不同组织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肌肉含量最高,其次是性腺,肝脏中最低。肌肉、肝脏及性腺氨基酸组成类似,含量较高的为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低的为组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4)发育处于同期性腺雌雄亲鱼,雄性亲鱼肌肉、性腺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雌性亲鱼(P0.05),而肝脏必需氨基酸含量总和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建立了虾夷扇贝性腺、闭壳肌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比较分析了不同等电聚焦时间对虾夷扇贝性腺、闭壳肌蛋白质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利用该双向电泳系统分离了性腺和闭壳肌可溶性全蛋白,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对虾夷扇贝性腺和闭壳肌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进行了检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细胞超声破碎-丙酮沉淀除盐–50 mmol/L Tris-HCl(pH6.8)复溶,1000V,3 h等电聚焦,12%SDS-PAGE和高灵敏度银氨染色,可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良好的双向电泳图谱。通过PDQuest8.0图像分析软件检测分析,发现pH5~8条件下,虾夷扇贝性腺和闭壳肌组织的蛋白质主要分布于pH5~7,相对分子质量97~20.1 ku范围,性腺组织双向电泳图谱检出的蛋白质斑点数为265个,闭壳肌组织检出161个蛋白质斑点。结果显示,虾夷扇贝性腺、闭壳肌可溶性蛋白质表达谱各具特点,性腺组织可溶性蛋白种类较闭壳肌组织丰富。本研究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扇贝蛋白质组学以及功能基因组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9.
福建长乐海域近江蛏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分析了福建长乐海域近江蛏(Sinonovacula rivularis)新鲜软体部的营养成分,并与部分经济蛏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近江蛏软体部的出肉率为48.1%±6.0%,软体部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84.9%、9.4%、1.6%、1.4%.近江蛏软体部中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未测外),氨基酸含量为74.0mg/g,必需氨基酸(C EAA)占氨基酸总量(C TAA)的37.2%,鲜味氨基酸(C FAA)占氨基酸总量(C TAA)的49.6%,17种氨基酸中谷氨酸(Glu)含量最高.根据AAS和CS评价,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的AAS评分最高,超过FAO/WHO模式和鸡蛋蛋白质.软体部的必需氨基酸指数(I EAA)为100.06,必需氨基酸(EAA)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比值(C EAA/C NEAA)为59.1%,必需氨基酸(EAA)与氨基酸总量(CTAA)的比值(C EAA/C TAA)为37.2%,构成比例均接近FAO/WHO提出的优质蛋白质标准.近江蛏软体部和足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又以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组成为主,并且n-3PUFA的含量明显高于n-6PUFA的含量;DHA和EPA含量丰富,软体部的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4.4%、3.0%,EPA含量高于DHA的含量,两者之和分别占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80.4%、81.1%.近江蛏足部的PUFA含量、Cn-3/Cn-6比值以及C EPA+C DHA之和均高于软体部.近江蛏软体部中合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尤其是Zn、Se含量十分丰富.表明近江蛏肌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建议对近江蛏等底栖性贝类在食用前进行蓄养净化,并对其进行消费安全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60.
血细胞是甲壳动物的免疫细胞,负责抵御和清除入侵的病原。虽然血细胞在甲壳动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需要不断更新,但人们对甲壳动物造血机制的了解却十分有限。前期研究发现利用红螯螯虾的肌肉提取液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造血组织细胞定向分化为颗粒细胞,但其中起到诱导分化作用的因子尚未明确。本研究对该未知血细胞分化因子的基本性质进行了分析。首先,我们制备了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中华绒螯蟹(Erinocheir sinensis)、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红石斑鱼(Epinephelus goreensi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疣荔枝螺(Reishia clavigera)的肌肉提取液,测试其诱导螯虾造血组织细胞分化的能力。结果表明,以上各种动物的肌肉提取液均可诱导原代培养的螯虾造血组织细胞向颗粒细胞分化,说明该血细胞分化因子普遍存在于这些动物的肌肉组织中。进一步我们以螯虾肌肉提取液为实验对象,分析了血细胞分化因子的热稳定性、溶解性、带电性、对蛋白酶的耐受性以及分子量大小。结果发现该血细胞分化因子易溶于甲醇,呈电中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可耐受蛋白酶处理,分子量小于1 kDa。因此,螯虾肌肉提取液中可诱导造血组织细胞分化为颗粒细胞的血细胞分化因子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小分子类物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后续对该因子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