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149篇
地质学   201篇
海洋学   73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59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991.
主效基因位点的相对选择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个已识别主效基因位点加微效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型,在二性状育种目标下探讨基因型选择[Direct Selec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DSQ]的相对选择效率(Relative Selection Efficiency,RSE),并考察主效基因方差贡献、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对RSE的影响,以期找出控制RSE实际应用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已识别主效QTL位点在育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只要主效基因位点的信息合理纳入选择方案,即可从选择方案中主效基因位点的应用中获得较大益处;从RSE来看,DSQ可带来额外程度不同的选择进展;几个因素对RSE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使RSE增长或降低模式彼此不同;主效基因位点的加性遗传方差比例、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对RSE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2.
三种鳜鱼(Siniperca)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长片段PCR及T-A克隆技术,从基因组DNA成功克隆翘嘴鳜、大眼鳜和斑鳜含完整阅读框的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DNA全序列,翘嘴鳜序列全长5548bp,大眼鳜序列全长5483bp,斑鳜序列全长5789bp,提交GenBank数据库后获得注册号分别为EF205280、EF205281、EF441623。三种鳜鱼GH基因均由六个外显子、五个内含子组成;均在第二内含子中相同位置发现“AG”微卫星重复序列;均在第三内含子末端发现一处剪接位点序列的相邻重复。三种GH基因在第一、二、三内含子处存在碱基长度差异。序列间差异主要表现为邻近序列的重复、DNA片段的缺失或插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翘嘴鳜与大眼鳜GH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两者与斑鳜序列在第150位有一个氨基酸残基差异。采用MEGA软件对三种鳜鱼GH基因DNA序列及编码氨基酸序列分别构建UPGMA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在系统发育中,斑鳜可能最先从共有祖先物种中分化出来。  相似文献   
993.
星洲银罗非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克隆并测定了星洲银罗非鱼(Oreochromis sp.)细胞色素b基因(cyt b)的全序列,得到全长1 141bp的序列用于分析,用MEGA4.0分析软件与GenBank中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序列比较,显示星洲银罗非鱼与其他鱼类的cyt b基因的同源性较高,同源度介于83%~93%间;根据星洲银罗非鱼与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等12种鱼类的cyt b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初步确定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为星洲银罗非鱼的父母本。  相似文献   
994.
竿虾虎鱼(Luciogobius guttatus)隶属于拟虾虎鱼亚科(Gobionellinae),已知分布于中国沿海、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岩基砾石质潮间带。日本学者发现竿虾虎鱼在日本沿海存在三个谱系,但在我国,针对竿虾虎鱼的研究仅限于形态测量和野外调查记录。基于线粒体DNA和核基因序列标记,本研究从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两个角度,揭示竿虾虎鱼在我国北方沿海的隐存多样性与群体历史。结果表明,与日本分布的竿虾虎鱼对比,我国北方沿海分布的竿虾虎鱼存在以崂山为潜在屏障的偏南、偏北两个谱系,分别对应于日本沿海的谱系A和谱系C,缺少谱系B。本研究推测,末次冰期对竿虾虎鱼的有效种群扩张和群体的分化及扩散起到关键作用,且不同谱系对冰期气候变化的反应并不一致。本研究初步查明了中国北方沿海竿虾虎鱼的隐存多样性现状,为我国竿虾虎鱼的保护提供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是一种全球广泛分布的真核浮游植物,该种不仅是海洋碳、硫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而且能够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技术领域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G418、氯霉素、链霉素、新生霉素及嘌呤霉素等7种常用抗生素对海洋球石藻生长的影响,确定G418可作为该藻阳性转化藻株的抗性筛选试剂,其对应的抗性基因neo则作为该藻表达载体构建中的抗性筛选标记。在此基础上克隆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抗性标记基因neo及E. huxleyi BOF92内源性岩藻黄素-叶绿素a/c结合蛋白基因的启动子fcp,以pUC18为基础载体,构建了pUC18-fcp-gfp和pUC18-fcp-neo两个重组表达载体,以电转化方法共转化球石藻细胞并结合选择性固体培养基筛选,成功获得了被转化的球石藻细胞。海洋球石藻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该种相关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及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S-101电子海图产品规范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进  李颖  周颖  白春江  李博 《测绘科学》2016,41(3):150-155
针对S-101电子海图产品规范尚未发布正式版本的现状,该文介绍了S-57数字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发展的局限性与S-100海道测量数据模型的体系结构特点,探讨了S-101标准中的详细内容,对S-101标准中要素描述目录、复合属性、信息类型、不依比例尺变化要素、曲线等新的要素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S-101标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直接测序法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过氧化氢酶(CAT)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分析得到的基因型与凡纳滨对虾低溶氧耐受性状的关联性,寻找与凡纳滨对虾耐低溶氧性状相关的SNP标记。结果显示:在CAT基因外显子1第155碱基处发现1个SNP位点,为A→G颠换,表现为同义突变。在凡纳滨对虾群体中该位点等位基因A和G的频率分别为0.146和0.854,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218,属于低度多态性,群体在该基因座上符合哈温(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分析表明,CAT基因SNP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低溶氧耐受性状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χ~2=9.277,P=0.002),其中AG型在应激耐受组中占优势地位(52.17%)。CAT基因多态性与凡纳滨对虾低溶氧耐受性相关,可作为影响凡纳滨对虾耐低溶氧性状的候选基因,为凡纳滨对虾选育提供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98.
获得雷州半岛红树林海区5种虾虎鱼稚幼鱼的45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其T、C、A、G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9.9%、28.4%、23.9%、17.8%。45条序列共定义23个单倍型,其中检测到变异位点184个,双带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ifasciatus)单倍型比例最高(80.0%),湖栖鳍虾虎鱼(Gobiopterus lacustris)单倍型比例最低(18.2%)。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显示,种间遗传距离为0.137 6~0.263 5,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 0~0.020 8。NJ进化树及ML进化树均表明,聚为5大支系的虾虎鱼类中,阿部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abei)与诸氏鲻虾虎鱼(M.chulae)亲缘关系最近,湖栖鳍虾虎鱼与其他4种虾虎鱼的亲缘关系稍远。基于群体内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中性检验结果表明,双带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ifasciatus)、小口拟虾虎鱼(Pseudogobius masago)、阿部氏鲻虾虎鱼、诸氏鲻虾虎鱼4个群体存在大量低频等位基因位点,而湖栖鳍虾虎鱼群体以中等频率等位基因为主。  相似文献   
999.
基于线粒体COI 基因的毛蚶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大连、乳山、烟台、舟山4个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地理群体共38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并分析了4个毛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显示:38个毛蚶COI部分序列经处理得到长度均为625bp的基因片段,共分为30种单倍型;基于COI部分序列的分析结果,毛蚶4个地理群体总的变异位点为301个,多样性指数Pi为0.15048,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92.242,单倍型多样性指数S为241。聚类分析显示毛蚶大连群体、乳山群体和烟台群体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3个群体交叉聚在一起,没有明显的群体分化;舟山群体单独聚为一支,与其他3个群体分化明显。研究表明,线粒体COI基因不能单独做为毛蚶大连、乳山和烟台群体的遗传标记,但可以作为毛蚶舟山群体的有效群体遗传标记,为线粒体COI基因在群体遗传学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00.
繁殖方式是生物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了解生物繁殖方式对遗传和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赫氏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呈世界性分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繁殖方式未知。本研究用分子系统学方法确定有基因组序列且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减数分裂相关基因数量,建立了"减数分裂相关基因≥19个,其中减数分裂特异基因≥5个"的有性生殖判别标准;发现赫氏球石藻具有25个减数分裂相关基因,包括6个减数分裂特异基因。依据建立的标准判定赫氏球石藻行有性生殖。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赫氏球石藻生活史和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