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用水提取的安络小皮伞的多糖.经醇析.真空干燥后,用sepharose4B柱层析,酚一H2SO4法检测其多糖分布,紫外吸收法(280nn)检测其蛋白质分布,表明提取物为多糖和糖蛋白的混合物,总糖含量为30.5%。lorry法和克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15%。采用P.C和G.C法测定,结果提取物中的多糖由三种中性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GLC:Man,FUC=1.2:3:1.7。用Fehling试剂法测定,表明混合物中有甘露聚精。Fellling试剂法与甲醇、乙醇分级法相结合,从提取物中分出六个糖蛋白级分:Fp1、Fp2、Fs1、Fs2、Fs3和Fs4,其中Fp1、Fs1和Fs3经sepharose4B柱测定为多糖分子量单一的级分。  相似文献   

2.
“868”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元素等。菌液粘稠、白色、无异味,其中多糖是鱼类易吸收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增强鱼体抵抗力。1993~1994年笔者应用“868”液剂和粉剂在罗非鱼、白鲳鱼(淡水)混养和单养中均获增产,增产幅度为15%~30%;应用于鳗鱼养殖,饵料效率提高2.1%~4.1%。其经济效益随试验时间长短及鱼品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3.
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最适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探讨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配合饵料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生长的影响。通过60d度验得出:在各配合饵料组中,蛋白质含量为49.52%的试验的相对增重率(46.84%)体长相对增长率(15.96%)、蛋白质效率(60.35%)和饵料转化率(29.85%)等均为最佳。配合饵料组鱼体肌肉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也均优于对照组,而更接近野生鱼。经回归方程分析,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最适含量为48.37%~49.24%。  相似文献   

4.
南极冰藻生化组成及其与低温适应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4种南极冰藻(2种单细胞绿藻——Pyramimonas sp.和绿藻L4,以及2种硅藻——硅藻Hl和H2)的蛋白质、脂肪、糖、无机元素含量和组成,灰分含量,以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等的基本生化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冰藻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常温藻,蛋白质含量以绿藻L4的含量最高,为45.18%;Pyramimonas sp.的蛋白质含量最低为27.70%。4种冰藻的脂肪含量均高于常温藻,为14.02%~l9.89%;总糖含量为4.7%~l6.3%,与常温藻含量接近。Mg的含量在冰藻和常温藻的无机元素中都为最高,为13600~l24000mg/kg,但4种冰藻的含量均低于2种常温藻;4种冰藻的灰分含量均低于常温藻,表明冰藻含有更高的有机成分。冰藻的氨基酸含量与常温藻的含量没有明显不同,但绿藻L4含有较高含量的羟脯氨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48%。4种冰藻的脂肪酸组成,主要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冰藻的基本生化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冰藻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并且完全符合作为水产养殖饵料的营养要求。  相似文献   

5.
鳀鱼蛋白酶水解物的营养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鱼蛋白酶水解物EAPH进行评价。EAPH蛋白质含量88.26%,氨基酸比例会理,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43.61%,并含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EAPH对动物的生长效果、饲料效率(FE)、蛋白质效率(PER)、净蛋白质效率(NPR)均与对照乳粉蛋白相近;表征其消化吸收利用率的其消化率(TD)、生物价(BV)、蛋白质净利用率(NPU)均略高于对照乳粉蛋白;小麦粉蛋白经EAPH强化后,其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率大幅度提高。EAPH为优良蛋白制品。  相似文献   

6.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海带提取多糖中的L-褐藻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快速而准确灵敏的方法测定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提取多糖——褐藻多糖硫酸酯中的L,褐藻糖含量。海带多糖经酸解后,转化成糖腈乙酸酯衍生物。采用SGEAC225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实验中以肌醇为内标物。从青岛产海带提取的褐藻多糖硫酸酯中仅含有L,褐藻糖和I)-半乳糖2种单糖,样品10-1,10-2,10-3,1阻4中的L褐藻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9072%,32.3147%,31.2924%,32.3571%,回收率为97.1%~99.9%,变异系数为0.23%~0.60%。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海带多糖中的L褐藻糖含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海藻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组成特点。碘是海藻植物体最基本的元素,在海藻的代谢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而其他元素不可代替的作用。自1897年法国人Eschle首次在海藻中发现含碘有机化合物以后,又在不同的海藻中研究了碘的化学性质,并发现碘有机化合物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海藻中,并以I-C共价键的形式与生物分子结合。迄今,碘在海藻中以有机态和无机态两种形式并存,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Whre等(1980)的研究工作表明,海藻中的碘主要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约占总碘的60%-90%以上;有机态碘仅占总碘的10%-40%。 作者在研究和测定了与本实验用的相同海带中有机碘的含量和分布(韩丽君等,1999)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单向纸色谱和红外光谱,纯化并检测了新鲜海带中有机碘的存在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态碘可分为氨基酸类衍生物和非氨基酸类衍生物。含碘氨基酸(IAA)占总有机碘的51%,其中游离氨基酸中的含碘氨基酸占总有机碘的49%(其中大部分是以二碘酪氨酸为主的含碘酪氨酸),只有2%左右的含碘氨基酸存在于结合氨基酸中。另外,50%左右的含碘有机化合物为非氨基酸类含碘有机化合物。红外光谱的检测进一步证明了新鲜海带中含碘氨基酸的结构基团。  相似文献   

8.
三种螺旋藻及其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结合硒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于1992年9月—1995年1月将极大、钝顶、盐泽等三种螺旋藻在加4—100mg/L硒浓度的培养基内培养,研究藻细胞及其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结合硒的量,探讨硒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极大螺旋藻累积的硒随外加硒的浓度而增加,但累积系数接近平均值2.184;在同样的硒浓度(8mg/L)条件下,盐泽螺旋藻对硒的累积远大于极大和钝顶两种螺旋藻的,高达696.968×10-6;极大螺旋藻中蛋白质和脂类结合的硒分别占藻细胞含硒量的14.63%和16.05%,两者均高于其它两种藻中相对应的量;三种藻细胞多糖结合硒的能力均很弱,但胞外多糖结合硒的能力较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螺旋藻累积硒的机理一方面是大分子化合物的吸附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生化过程使硒与蛋白质和脂类结合形成大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江枝和  朱丹 《台湾海峡》1996,15(A00):58-61
“868”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及矿物元素等。菌液粘稠、白色、无异味,其中多糖是鱼类易吸收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增强鱼体抵抗力。其经济效益随试验时间长短及鱼品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0.
三种绿藻多糖的提取及理化性质和活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80℃水浴8h、乙醇沉淀、Sevage法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提取湛江裂片石莼、肠浒苔和总状蕨藻多糖,并用Molish反应、Fehling反应鉴定多糖的化学性质,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总糖含量,用Dodgson法测定多糖的硫酸基含量,用Folin-酚法测定多糖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3种绿藻的多糖提取率和多糖总糖含量以裂片石莼最高,分别为3.0%和72.6%,总状蕨藻最低分别为1.65%和38.6%;3种绿藻的硫酸基含量相差不大.总状蕨藻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4.5%.3种多糖溶液作用于体外白血病细胞结果以总状蕨藻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浓度为12mg/dm^3的总状蕨藻多糖溶液作用72h的抑瘤率达66%.  相似文献   

11.
池养黄河鲤鱼含肉率及其肌肉营养成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池养黄河鲤鱼的含肉率及其肉肉营养成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池养黄河鲤鱼的含肉率为71、985%;其肌肉营养成份蛋白质含量为17.58%、脂肪含量为3.97%、灰分含量为1.12%、水分含量为77.33%;肌肉中含有丰富的体全部必需8种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肌肉中还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铜,锌、铁等及大量元素、磷。  相似文献   

12.
军曹鱼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 Linnaeus进行解剖比较、营养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军曹鱼的含肉率为68.7%,肌肉蛋白质含量为21.2%,氨基酸总量为65.05%;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高达591mg.gN^-1,军曹鱼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5.2%,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简称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简称DHA)的含量分别为4.5%和12.0%。研究结果表明,军曹鱼含肉率高,营养质量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褐藻多糖的药理作用与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褐藻糖胶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从褐藻中提取分离得到的褐藻糖胶具有显著的抗癌、抗凝、降脂、免疫调节和抗衰老作用,既可作为保健食品,也可作为治疗药物。目前,我国制备褐藻糖胶,主要采用60%乙醇沉淀法和CPC沉淀法从海带水碱凝沉物中提取,或用稀酸直接从海带中提取,并用乙醇分级法和色谱法对褐藻糖胶进行纯化。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乌塘鳢肌肉的生化成分和能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中华包塘鳢肌肉的水分、蛋白质、旨肪、碳水化合物等生经成分和能值,分析了其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1)中华乌塘鳢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占干重的82.01%-87.80%,脂类含量低,只有3.77%-7.50%;(2)中华乌塘鳢的比能值及能量与蛋白质的比值较低,分别为4.493-5。199kJ/g鲜重和25.797-28.314kJ/g;(3)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齐全,含量高其中成  相似文献   

15.
用DEAE-Sephadex分级和~(13)C-NMR方法研究了中国南方产凝花菜、易曲凹顶藻热带变种和坛紫菜三种经济红藻所含琼胶的结构特点。前两种红藻的琼胶主要由琼胶糖和6-OMe-琼胶糖组成,是优质的琼胶。坛紫菜多糖主要由琼胶糖和含高电荷的紫菜胶组成,还含有微量6-OMe-琼胶糖,但坛紫菜经碱处理后的琼胶则是全由琼胶糖组成的真正琼胶。  相似文献   

16.
以龙须菜粗多糖为原料,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紫外光谱、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凝胶过滤层析法鉴定多糖的纯度及其分子量,同时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分析龙须菜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利用蒸馏水、0.3mol/L NaCl和1.2mol/L NaCl溶液分步洗脱,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得到龙须菜多糖的三个组分G1、G2和G3,得率分别为3.61%、69.26%、18.70%:G1、G2和G3均显示为单一电泳谱带和单一洗脱峰,无蛋白、核酸杂质,分子量依次为21993、48460、61031U;G2和G3的单糖组成主要为半乳糖、3.6-内醚半乳糖及少量葡萄糖;G2糖链通过1→2键与1→6键方式连接,存在非还原末端基及连三羟基,G3糖链则通过1→3键与1→2键方式连接.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分析、氨基酸组成分析及动物体内实验等方法,进行了鳀鱼蛋白水解物的一般成分、氨基酸组成和抗高血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蛋白水解物含蛋白质20.50%、脂肪9.63%、水分67.37%、灰分1.09%;在必需氨基酸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及缬氨酸达到FAO/WHO(1973)提出的理想氨基酸模式中相应氨基酸的88%-100%;该蛋白水解物能显著抑制由高脂类饲料喂养导致的高血脂大鼠的TC、TG、HDL升高,其抗高血脂作用可能来源于它本身的功能因子(包括牛磺酸、DHA、EPA、Ca、P和Fe等)。  相似文献   

18.
南、北方坛紫菜多糖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南方产(1987年3月采)和移植北方养殖(1988年11月采)的两种坛紫菜的热水和冷水提取多糖进行了层析分级,用~(13)C-NMR和IR光谱研究了各级分的化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南北方坛紫菜多糖分别主要由用 1.0mol/L和0.5mol/L NaCl从DEAE—Sephadex A_(50)层析柱洗脱下的带电荷的琼胶糖分子组成;~(13)C-NMR谱图表明坛紫菜主要由琼胶糖结构及其生物前体(硫酸基结合在L-半乳糖的第6位碳上)构成,且甲基化琼胶糖在南方坛紫菜中的含量明显比北移坛紫菜高,这是坛紫菜由南方移植北方后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缢蛏肉的食品化学特性及其营养液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内的食品化学特性。结果表明,缢蛏内的营养特点是蛋白质丰富,低脂肪,富含灰分和总糖;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中富含呈味氨基酸.并富含婴幼儿所需的组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蛋白质氨基酸价为82,其显著特点是只有一种限制氨基酸,且其它氨基酸效价较均衡,说明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合理;缢蛏贝内中含有丰富矿物质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元素的良好来源。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缢蛏营养液.缢蛏营养液含有缢蛏内的全部营养,易吸收,无明显腥味。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群泥蚶肉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对广西北海、浙江乐清湾和山东乳山湾的3个野生种群和2个养殖种群泥蚶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区野生种群干物质中中的可溶性糖、脂肪和灰分含量高于养殖种群,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不同野生种群水分含量和干物质中的蛋白质、脂肪、灰分、不饱和脂肪、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广西野生种群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以乐清野生种群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