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流体-重力式单腿平台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及不考虑相互作用效应对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沉箱基础半径和海水深度变化对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并结合一个简单实例进行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钢筋混凝土重力式单腿海洋平台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在地震激励下进行了响应分析。按波动理论,建立土—结构—流体相互作用体系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组。它包含了两类相互作用问题:土—结构相互作用;流体—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了在不同方向地震SH波输入下非对称结构及流体作用等影响对体系的地震响应,最后结合一个简单的例子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考虑桩土作用独桩海洋平台横向振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动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模拟桩土问动力相互作用,并考虑了流体与桩问相互作用,通过组合成层土中、水中桩单元的刚度阵,推得了独桩海洋平台连续系统横向振动的动刚度阵及在波浪力作用下平台甲板处的频率响应函数,进而求得了在确定性波浪力及随机波浪力作用下桩身任意点的位移响应。最后,通过算例研究和分析了在随机波浪力作用下成层土参数、甲板上重量及冲刷淘深等因素对平台振动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渤海海域海冰撞击导管架海洋平台的冰振响应,基于锥体冰力函数,本文建立了渤海海域的冰力作用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导管架平台与海冰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开展了海冰作用下抗冰平台的静力分析及平台动力响应分析。通过与静力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动冰力对结构响应的动力放大效应。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冰厚、冰速等海冰参数,研究了不同冰力作用周期下导管架平台的冰振响应。研究表明,海冰厚度及海冰流动速度是影响平台动力响应的主要因素,为导管架平台结构的动力优化设计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一6.7 MW风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30~50 m水深的海上风电倒Y形导管架筒型基础结构型式,采用三维精细有限元模型对结构的受力特性展开研究,包括结构的自振特性以及在随机风浪流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倒Y形导管架筒型基础采用“三腿变六腿”导管架的结构型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将上部荷载传递至下部筒型基础,具有较好的受力特性和传力体系;整机结构的前两阶自振频率均在风机允许运行的频率范围内;在50年一遇极端随机风浪流荷载作用下,整机结构的位移响应和应力响应,均可满足结构安全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独桩平台地震反应的TMD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树民 《海洋工程》2001,19(3):14-19
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对独桩平台的地震反应进行控制,按不考虑和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两种情况分别对受控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了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后,TMD的控制效果虽然比不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时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可以有效地控制独桩平台的地震反应,因此TMD是一种同样适用于独桩平台地震反应控制的结构振动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海洋平台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针对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空间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研究。以春晓平台结构为例,利用ANSYS程序进行了动力响应的数值计算,分析中考虑了地震设防烈度、风浪条件及场地土类型等因素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并与地震单独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抗震设防烈度较低、中等及较大风浪条件下对海洋平台结构进行抗震分析时有必要考虑地震与波浪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桩在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作用下承载能力的计算模型,给出了单桩承载能力的概率分析以及不同支承条件对海洋平台结构体系承载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具有结构-桩-土相互作用的海洋平台结构体系承载能力的概率特性和在极端荷载作用下海洋平台结构体系的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桩支承海洋平台结构体系的承载能力,结构-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其偏差影响取决于土性的离散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四种典型结构型式的张力腿平台在中国南海荔湾气田极端海况条件下的选型问题,采用新的相似原则以保证平台的设计拥有相同的相似条件。这些相似条件确保了四种平台具有相似的水动力性能和系泊性能。考虑平台和系泊系统包括顶张紧式立管(TTRs)、钢悬链式立管(SCRs)及筋腱之间的耦合效应,运用动态时域耦合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平台的动力响应,并通过对比不同结构型式的平台在作业、极限及生存工况下的运动响应以得到最优水动力性能平台。文中还分别对四种张力腿平台的动态响应、筋腱受力、气隙分析和动晕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第一座桶形基础采油平台工程实例为原型,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桶形基础稳定性分析。平台在波浪、风等荷载作用下,其稳定性不仅与平台的整体结构有关,而且与桶形基础及其周围土体相互作用相关。在计算中,利用薄层摩擦单元模拟土与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桶形基础采油平台在设计条件下运行是较为稳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不同软基处理方法适用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通过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软基处理的工程实例处理效果的定量对比,发现不同软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差异很大,多数工程中仅用一种方法很难达到设计要求,而两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则可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海底管道拖管法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底管道铺设是海洋油气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海底管道铺设的方法有铺管船法和拖管法.铺管船法受铺管船舶资源的限制,而拖管法铺管不依赖铺管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节约费用,因此研究拖管法铺管就非常有意义.文中首先介绍各种管道铺设施工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然后分别分析研究了浮拖法、底拖法和离底拖法三种拖管方法的施工工艺及管道应力变形,并结合实例对三种拖管方法的拖管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互花米草的快速入侵及扩散将导致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失衡。我国大陆从北到南的沿海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互花米草,严重降低了海岸带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屏障功能。我国各地防控互花米草入侵的主要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三大类。目前各地采用的刈割、碾埋、围堰水淹等单一的防治方法可有效治理小面积的互花米草入侵,对大面积或成片互花米草的治理效果欠佳。文章通过分析比较现有的治理方法,结合科研实践经验,提出了将物理防治法、化学防治法和生物演替法有机结合起来,适宜中国不同地区互花米草的综合整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The profiling method is the first method to select in measuring the remotesensing reflectance. In the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coastal waters, we develop a new method to compensate the environment‘s effects with the downwelling irradiance‘s profile and to estimate the underwater remote-sensing reflectance rrs(λ).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relative deviation of repetitious rrs(λ) in one station is around 10%.  相似文献   

15.
剖面法测量近岸水体遥感反射率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光学剖面法是测量遥感反射率的首选方法。根据我国近岸水体的特点,提出采用下行辐照度剖面补偿剖面测量时环境影响的方法,估算水面之下遥感反射率[rrs(λ)]。从对实际测量数据的应用效果可见,同站位多次测量的rrs(λ),其相对偏差可控制在10%之内。  相似文献   

16.
For classical Hamiltonian with general form we find a new convenient way to obtain its normal coordinates, namely, let H be quantised and then employ the invariant eigen-operator (IEO) method (Fan et al. 2004 Phys. Lett. A 321 75) to derive them. The general matrix equation, which relies on M and L, for obtaining the normal coordinates of H is derived.  相似文献   

17.
For the static pressure pile,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determine the standard value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single pile. At present,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 foundation is usually determined by the cone penetration test (CPT) test. The empirical formula was used in practice, but the effect of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penetration on the measured cone-tip resistance and side friction is neglect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field test results at Fengyu playground at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y CPT and CPTU methods,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 was predicted by the standardized methods, the LCPC (France method) and CPTU direct prediction methods. The prediction was also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by the static load test method.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CPTU method was then discussed as well.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CPTU method was the highest,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static load test method. It is the best method and worthy of being applied for predicting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s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8.
水文资料插值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5种常用的插值计算方法,对海洋实测资料序列中的某些固定节点进行插值计算,然后根据均方误差和图形拟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插值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及应用条件并得出结论:阿基玛插值和三点拉格朗日插值效果拟合性最好,具有普遍应用性,多点拉格朗日和线性插值较为中性,在插值步长不大的条件下,插值效果较好,而牛顿插值不稳定,应用条件相对苛刻.  相似文献   

19.
在求解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直接方法中,Powell方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改进的Powell方法每产生一个新的共轭向量需要作n 1次直线搜索。这个新向量有可能与原来的向量组线性相关。这不仅破坏了算法的二次收敛性,而且对每个新产生的向量都必需作相关性判别,以决定是否作向量替换。可见,要产生n个共轭方向至少需要n(n 1)次直线搜索及n次判别与向量替换。 作者在Powll定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新的算法。这个算法从一维空间直接搜索出发,逐维扩张建立新的共轭向量。这样,产生n个共轭向量仅需n (n(n 1))/2次直线搜索。这大体相当于改进Powell方法的一半。由于每步计算的所在空间维数不同,不会出现线性相关的情况,所以无需判别与替换。且由此立知新算法是二次收敛的。还给出了对于非二次函数收敛性定理。作者用一个二次函数及二个非二次函数在同样精度要求、同一个初始点的情况下作了计算对比,由附表可以看出,新算法所用CPU时间少于改进Powell算法的1/5。  相似文献   

20.
海浪方向谱估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分别利用数值模拟和实测资料对目前被认为分辨力较高的最大似然法(MLM)、扩展本征矢方法(EEV)、扩展最大滴方法(EMEP)以及贝叶斯方法(BDM)等四种海浪方向谱估计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从不同频率、不同噪声水平和不同方向集中度三个角度检验其再现性、稳定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MLM、EEV和BDM大致给出相同的方向分布,其中BDM的再现性最好,但实用性逊于MLM和EEV,EMEP由于稳定性差,不适用于实测资料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