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已获褐藻酸多糖生物合成基因簇中褐藻胶裂解酶基因(αlgL)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到1株能够分泌胞外多糖的细菌。采用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结果为假单胞属细菌,命名为Pseudomonas sp.QDA;系统发育树显示该菌株与P.putida亲缘关系最近。菌株产生的胞外多糖可被褐藻胶裂解酶(AlgL)降解,并在紫外234nm处检测到特征性吸收,初步证明含有褐藻酸多糖。  相似文献   

2.
褐藻胶(Na-alginate)工业在国外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工艺流程及生产设备等都日趋标准化,产品的种类及其在工业上的用途也走向多样化。我国在五十年代初期曾呈奎和纪明侯就用野生的马尾藻作为原料进行了褐藻胶的提取研究,井确立了褐藻胶的生产工艺,从而诞生了我国的褐藻胶工业。六十年代以来,由于海带的大量人工栽培,褐藻胶生产便采用海带作为原料,由此,这个新兴工业迅猛发展。目前,中国的褐藻胶生产的规模和产量在世界上已名列前矛,除了主产品褐藻胶以外,还同时生产甘露醇、碘等联产品。但这个工业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別是褐藻胶的粘度、透明度及色泽等质量指标是人们极为关切的问题。本文拟就海藻原料的前处理工艺对胶的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做一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褐藻胶是组成褐藻胶细胞壁的一种重要成分。虽然它在藻体内的存在形式至今尚不很清楚,但由藻体的化学成分分析大致可以确定,大部分褐藻胶是与钙离子粘合成水不溶性盐类,或者在生长的藻体中与钙、铁的股体化合物桔合着,而不是以游离的褐藻酸状态存在。 褐藻胶的含量随着藻体的生长季节不同而有显著的变异,一般说来,在春季快速生长期间褐藻胶积累量较多;但这些报导中都没谈到揭藻胶在质上(即粘度)的变化。而关于马尾藻类在不同季节中的褐藻胶质与量的同时比较研究的文献,至今我们还未见到。 1953年以来,我俩在进行海蒿子褐藻胶提取方法的实验过程中,察觉到海蒿子所含褐藻胶的质和量都有季节性的变化。为了给我国褐藻胶工业的建立提供可靠的基本资料, 1954年起我们连续地每月测定了海蒿子中褐藻胶的含量和粘度。  相似文献   

4.
褐藻胶是一种多糖 ,它是线性长链聚合物 ,其基本单元几乎都是糖醛酸组分。最普通的褐藻胶是褐藻酸钠 ,它具有增稠、悬浮、乳化、稳定、形成凝胶和形成薄膜等特性 ,大量、广泛地被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以及纺织、造纸、涂料等工业方面[1]。自1969年以来 ,我国的褐藻胶工业主要以海带为原料生产褐藻胶。但巨藻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分布广且价格低 ,因此国外广泛采用巨藻生产褐藻胶。进入90年代以来 ,国内众多厂家纷纷采用进口巨藻作原料生产褐藻胶。但所用工艺基本上是沿袭以海带为原料的生产工艺 ,耗时长 ,效益低。因此利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微藻脂肪酸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微藻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影响脂肪酸积累的因素以及微藻脂肪酸生物合成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等3个方面的内容。具体阐述了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对脂肪酸积累的影响,总结了当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微藻脂肪酸含量的发展思路,同时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对微藻脂肪酸生物合成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先前已报导过褐藻胶在新鲜海藻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 晒干过程中、在干海藻的贮藏过程中、以及制成各种褐藻酸盐在贮藏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马尾藻褐藻胶的一些基本性质。 在上述工作进行的同时,我们还观察了另外一些因素对于马尾藻褐藻胶(特别是纳盐)粘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不同温度的升降、紫外光和红外光的照射、各种金属和金属盐类对褐藻胶粘度的影响。 粘度测定法与先前报道相同,采用H?ppler 粘度计测定的。  相似文献   

7.
在自褐藻类提取褐藻胶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能使粘度遭到破坏,例如加热提取温度、碱浓度、加酸凝聚时的酸度、干燥温度等。关于海蒿子褐藻胶在提取前和提取过程中的一些影响粘度的因素,海蒿子采集后经过淡水洗涤与不洗涤的影响,以及其在贮存期间内的不同程度的变质等已在前报中报导过。 为了了解褐藻胶的降解原因, 1954年以来,我们对于褐藻胶原料海蒿子的处理以及原料和产品(褐藻酸及其盐类)的贮存条件进行了一些实验,所用提取方法和粘度测定方法与前报相同。  相似文献   

8.
纪明侯 《海洋科学》1977,1(1):25-39
1.引言 褐藻胶(褐藻酸钠)为褐藻工业利用的重要产品,它在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医药卫生等方面有共极为广泛的用途。 褐藻胶自1964年加拿大Skoryna等首次发现它有阻止Sr~(90)在动物肠道中吸收,并能使其很快排出体外的功能之后,受到像加、苏、英、美、日等沿海各国的很大重视。人们多方面研究了褐藻胶抑制放射性锶和其他放射  相似文献   

9.
褐藻酸中糖醛酸组分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褐藻胶于1883年首次由英国化学家Stanford从掌状海带(Laminaria digitata)加碱提取得到的。1929年,Nelson等证实褐藻胶的组成单位为D-甘露糖醛酸。从此,人们一直认为D-甘露糖醛酸是褐藻酸的唯一组分。1955年,Fischer等用纸层析法首次确定褐藻酸中除D-甘露糖醛酸外,尚含有L-古罗糖醛酸和少量葡萄糖醛酸。其后Whistler等以及Hirst等相继证实了褐藻胶中确实有L-古罗糖醛酸存在。  相似文献   

10.
关于褐藻胶作为固定化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顾柯楠 《海洋科学》1987,11(4):71-72
包埋法是固定化技术中比较成功而且多为工业应用的方法。褐藻胶(Algin)的钙盐能够形成天然的凝胶,因此,褐藻酸钙(Calcium-Alginate)是包埋法固定化技术中人们普遍采用的载体之一。 褐藻胶应用于固定化技术,1973年始于美国。其后,1975年联邦德国的科学家Hackel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甲壳胺作为絮凝剂对褐藻胶胶液的絮凝作用及漂浮效果。结果表明,甲壳胺对褐藻胶胶液具有较强的絮凝作用,其中,10ppm甲壳胺用量的漂浮效果较好,可大大缩短漂浮时间,对清胶液的透光率,粘度和胶收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褐藻胶寡糖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大肠杆菌法研究了褐藻胶寡糖A1,A2和A3对O2.-,.OH和次氯酸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褐藻胶寡糖A1,A2和A3对3种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而且清除活性随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在O2.-体系中,褐藻胶寡糖A1清除效果要好于Vc,IC50为8μg/mL,A2和A3的IC50分别为18μg/mL和0.14mg/mL。在.OH体系中,寡糖A1和A2对.OH的清除效果比寡糖A3显著,IC50分别为0.01mg/mL,0.03mg/mL和0.23mg/mL。在清除次氯酸自由基体系中,大肠杆菌存活率达50%时寡糖的浓度分别为0.8mg/mL,1.3mg/mL和1.7mg/mL。实验表明褐藻胶寡糖A1(MW<1 000)在3种体系中均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分子量大小对褐藻胶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1881年Stanford首次自海带类海藻加碱提取出一种胶质,命名为“Algin”(褐藻胶),并对它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后来经过许多化学家对这种胶质的化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才确定褐藻胶是一种主要由?-D甘露糖醛酸残基通过1,4位碳原子互相键合的多糖。"褐藻胶"这一名词在广义上包括水不溶性的褐藻酸、与多价金属离子构成的水不溶性褐藻酸盐类、以及与碱金属离子或铵基构成的水溶性褐藻酸盐类;狭义的说来,则指褐藻酸纳而言,因为市场上的商品主要是纳盐。  相似文献   

14.
严小军 《海洋科学》1993,17(5):45-50
从褐藻胶线性链块结构的本质出发,运用结构单元的特征性及简单的统计原理,得到了各种结构单元频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阐述了这些结构参数的化学意义,及其初步的应用,从而发现了一些实验现象的理论依据。为探讨褐藻胶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对组成、结构定量描述的参数系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沿海野生海藻中产量最大的首推马尾藻类,而北方沿岸所产马尾藻中以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为最多,为我国北方建立褐藻胶工业的主要原料。 我国北方沿海产量较多的马尾藻中除海蒿子外,还有海黍子(S. kiellmanianum) 、鼠尾藻(S. thunbergii)等。为了扩大褐藻胶工业的原料范围,有必要对这些海藻中所含褐藻胶的质与量在全年生长期内的季节变化进行了解,以便考虑配合使用。 我国南方所产马尾藻的种类和数量都远较北方为多,据估计年产量至少比北方要多10倍,是我国南部水产资源中一项待开发的巨大财富。因此,对它们所含褐藻胶的质与量进行普遍的测定,对于这些天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不可缺少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褐藻胶固相捏合转化的一个重要工艺条件,要在短时间内测出其含水量,并据此确定使褐藻酸转化完善的适宜加碱量。以往检测褐藻酸水分,大部采用105℃恒重法,此法操作费时长,且褐藻酸易炭化,不能适应短时间内准确测出含水量的要求。据报导,日本在褐藻胶生产工艺中用甲醇作为液相转化溶媒,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褐藻胶寡糖制备方法--氧化降解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一种新的褐藻胶寡糖的制备方法,即氧化降解法。通过褐藻胶来源的聚甘露糖醛酸(PM)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不同温度和不同反应时间下降解优选降解条件。以包含3~11糖单体的寡糖混合物为目标产物,以相应的降解产物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u为选择标准,获得氧化降解法的最佳条件:过氧化氢浓度5%,反应温度90℃,降解时间2h。以该条件降解PM获得的降解产物经圆二色谱、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制备的寡糖保持了甘露糖醛酸的结构特点。提示该方法可用于褐藻胶寡糖的制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人民使用海藻作为药物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例如使用含碘量高的海藻治疗甲状腺肿(大瘿病),利用海藻作为降低血压的药物等等。又如从一种红藻,海人草(Digenea simplex)萃取药物,作为杀虫药(俗称鹧鹕菜)。在许多海藻药物中,最常用的有:琼脂、卡拉胶以及褐藻胶。以褐藻胶为例,近  相似文献   

19.
对海洋来源的Vibro sp.QY102的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液体培养基成分为(w/v):0.5%褐藻酸钠;0.4%蛋白胨;0.3%KH2PO4;0.7%K2HPO4.3H2O;2%NaCl;0.01%MgSO4.7H2O,pH=6.0。按3%的接种量接入培养基,30℃150 r/min振荡培养120 h,产酶达到10.2 U/mL,为优化前的4.5倍。Mg2 是该菌株产酶所必需的,这在其他褐藻胶裂解酶生产菌株中未见报道。该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研究,为褐藻胶裂解酶的大规模制备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对酶解褐藻胶寡糖进行了分离分析,考察了缓冲液浓度、pH、电压及温度等参数对寡糖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2.5,100mmol/L 磷酸盐缓冲液中,运行电压20kV,电泳由负极到正极,温度30℃,235nm紫外检测条件下,酶解褐藻胶寡糖获得了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