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86篇
  免费   7212篇
  国内免费   9245篇
测绘学   5301篇
大气科学   4724篇
地球物理   7883篇
地质学   20242篇
海洋学   6557篇
天文学   5692篇
综合类   3029篇
自然地理   4815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96篇
  2022年   1097篇
  2021年   1377篇
  2020年   1504篇
  2019年   1677篇
  2018年   1407篇
  2017年   1655篇
  2016年   1662篇
  2015年   1902篇
  2014年   2531篇
  2013年   2587篇
  2012年   2710篇
  2011年   2990篇
  2010年   2686篇
  2009年   3107篇
  2008年   3088篇
  2007年   3238篇
  2006年   3131篇
  2005年   2786篇
  2004年   2491篇
  2003年   2121篇
  2002年   1848篇
  2001年   1515篇
  2000年   1403篇
  1999年   1237篇
  1998年   1075篇
  1997年   840篇
  1996年   723篇
  1995年   634篇
  1994年   650篇
  1993年   478篇
  1992年   364篇
  1991年   278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3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Atmospheric dust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the Earth system with major implications for the climate, biosphere and public health. In this context, identifying and quantifying the provenance and the processes generating the various types of dust found in the atmosphere is paramount. Isotopic signatures of Pb, Nd, Sr, Zn, Cu and Fe are commonly used as sensitive geochemical tracers. However, their combined use is limited by the lack of (a) a dedicated chromatographic protocol to separate the six elements of interest for low‐mass samples and (b) specific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dust. Indeed, our work shows that USGS rock reference materials BHVO‐2, AGV‐2 and G‐2 are not applicable as substitute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dust. We characterised the isotopic signatures of these six elements in dust reference materials ATD and BCR‐723, representatives of natural and urban environments, respectively. To achieve this, we developed a specific procedure for dust, applicable in the 4–25 mg mass range, to separate the six elements using a multi‐column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ic method and MC‐ICP‐MS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2.
申元村  程维明 《地理研究》2019,38(2):348-356
地球表层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表形态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地貌学和生态学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学科。自然实体与人文实体都依附于地表,研究生态与地貌关系的科学便统称为生态地貌学,直接影响人类生存选址、生存保障、生产方向、产业布局、交通、城乡建设等,因此,生态地貌学是保障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与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是国家实现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性学科。生态地貌学研究生态与地貌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地貌综合实体,学科体系包含地貌基础学科、生态基础学科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地貌学科。生态地貌学科下又包含生态地貌区划学、生态地貌类型学、生态地貌资源学、生态地貌岩态学、生态地貌遥感与GIS技术、生态地貌管理与规划等分支学科,是目前仍然属于探索性的学科。生态地貌结构可表达为:由地貌与生物成分、类型、区域组合、数量构成及其空间排列组合方式。从生态地貌结构理论出发,对其功能进行系统梳理,主要可以归纳为区域结构、类型结构、资源结构、岩态结构等多种类型。不同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功能,主要功能有提升中国自然地理区划质量与空间定位功能、生态评估与生态设计功能、土地利用评估与利用结构调整功能、地质地貌灾害成因和防灾减灾对策功能等。故该研究意在实现生态地貌功能间协调、高效可持续,通过对各功能进行整合,形成功能体系,并从调控管理上提出了提升功能能力的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缘政治视角,分析本世纪初发生在原苏联地区“颜色革命”的诱发因素,认为美国根据其地缘战略格局对“颜色革命”发生地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选择性,国家内部经济、政治、社会等层面的矛盾也同样作为发生背景。在中亚地缘格局动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亚五国形势,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对中亚地区未来发生“颜色革命”的可能性进行识别与评判,得出1) 整体来看,中亚近期内爆发“颜色革命”可能性较小,但从长远来看不能掉以轻心。2)土、乌未来稳定可期,塔、吉、哈需谨防“颜色革命”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4.
首先利用ALOS PALSAR数据,通过D-InSAR技术获取2007-06-03云南宁洱MS6.4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然后基于Okada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反演该地震的断层几何以及精细滑动分布,最后计算宁洱地震后周边断层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形变主要集中在西盘,最大视线向形变量为51.6 cm;反演得到的震源位置为23.05°N、101.02°E,深度3 km,断层走向145°,倾向49.5°,平均滑动角153°,发震断层为NNW向普洱断裂,断层活动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分量;断层面最大滑动量为1.2 m,反演得到的震级为MW619。基于库仑应力场发现,磨黑断裂处于库仑应力增加区域,而2014年景谷地震位于负值区域。结合实地考察资料和反演结果表明,宁洱地震为浅源地震,但断层并未出露地表。  相似文献   
5.
将微粒群算法与位错理论模型相结合,采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提供的青藏高原地区2001~2004年GPS测量数据和2000~2006年水准测量数据,通过常规定权和附有相对权比的方法对祁连山北缘断裂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联合反演,并与蚁群算法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粒群算法收敛速度快、稳定性高,结合经典位错理论模型,是一种可以有效求解断层三维滑动速率反演问题的优化算法,在大地测量反演领域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A novel concept catamaran equipped with a suspended cabin, named Wave Harmonizer Type 4 (WHzer-4), is proposed and evaluated. The mass-spring-mass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mounting four sets of suspensions in-between the cabin and the twin-hull. Two sets of dual motor/generators (M/Gs) are attached on the center beam of the cabin's deck fore and aft. Each shaft-end of the dual M/Gs is connected to the twin-hull through a rack-pinion gear unit. In this way the vertical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the cabin and the twin-hull can be transferred into the rotational motion of the M/Gs, and vice versa. A semi-active motion control system, which contains a proportional-integral (PI) controller, is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each of the dual M/Gs for the aim of absorbing wave energ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uppressing the local vertical velocity of the cabin as much as possible. A 1/5 scale model ship with a length of 1.6 m is built, and a forced-oscillation bench test is implemented to valid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en, a series of towing tank tests is carried out in regular head waves. The heave and pitch responses of the cabin, those of the twin-hull and the corresponding wave energy capture width ratio (CWR) at five control scenarios and two reference scenarios are investigated. Discussion on the results of the tank test shows that the motion reduction of the cabin and the wave energy harvesting can be achieved simultaneously at a few wave conditions. However, at other conditions, although noticeable amount of wave energy is harvested, motion reduction of the heave and pitch of the cabin could not be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suggested that varying the gain settings of the PI controllers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of the controllers ma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相似文献   
7.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的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实践中,以自然资源环境系统及其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创新性提出了"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并基于此理论初步建立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技术方法,构建了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不同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承载本底评价指标和承载状态评价指标。规范了不同尺度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流程,为有序推动全国、区域及市县尺度的自然单元和行政单元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中国城镇化SD模型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尽管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控要素还在发挥重要作用,但水资源在生产、生活和生态方面发挥主控作用的局面愈益明显。在中国城镇化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模型基础上,从水资源供给、需求和水环境等层面将水资源作为主控要素嵌入原有模型中,拓展出基于水资源约束的中国城镇化SD模型,并对水资源利用进行了多情景模拟。结果表明:① 系统存流量和灵敏度检验证明模型模拟效果良好,具有可操作性。② 部门用水效率一定时,产业发展对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影响比人口增长更为明显。③ 在实行节水农业、节水工业、高生活需水、高生态环境需水和高再生水利用的综合协调方案中,2050年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约共需6789.70亿 m3水资源,基本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9.
不同顶管组合方式的管幕冻结温度场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拱北隧道作为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关键性工程, 在国内外首次成功运用了管幕冻结技术。以此为背景, 为更加全面地掌握饱和软土地层中管幕冻结温度场的分布特点, 开展了不同顶管组合方式下的管幕冻结温度场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各测点温度曲线在积极冻结期前4 h急剧下降, 随后逐渐减缓, 降至砂土冰点后趋于平稳, 三种布管方式均满足冻结设计要求; 冻结管中低温盐水提供的冷量首先传递给顶管管壁, 再以“面”的形式均匀地传递给周围土体; 积极冻结21 h后, 采用四根空顶管组合的C区冻结壁竖向范围最大, 空管管壁正上方冻结壁平均厚度约为105 mm, 在满足管幕刚度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可采此布管方式以达到快速形成冻结帷幕的目的。限位管开启后的4 h内, 实顶管中线垂直距离100 mm范围内测点温度曲线虽有明显回升但仍维持在冻土冰点以下, 超出此范围后温度变化影响逐渐减弱, 且顶管间冻结壁稳定存在, 表明限位管在满足管间有效封水的条件下, 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定向限制地层冻胀的作用。优化后的双圆形冻结管在满足冻结设计要求的同时, 更加便于安装且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10.
东海盆地中、新生代盆架结构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地貌、钻井、岩石测年和地震等资料,分析盆地地层分布、盆架结构、构造单元划分和裂陷迁移规律,结果表明东海盆地由台北坳陷、舟山隆起、浙东坳陷、钓鱼岛隆褶带和冲绳坳陷构成,是以新生代沉积为主、中生代沉积为辅的大型中、新生代叠合含油气盆地;古元古代变质岩系构成了盆地的基底。该盆地不仅是印度-太平洋前后相继的动力体系作用下形成的西太平洋沟-弧-盆构造体系域一部分,而且也是古亚洲洋动力体系作用下形成的古亚洲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洋动力体系作用下形成的特提斯洋构造域一部分,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经历了构造体制转换,盆地格局发生重大变革,早白垩世以前主要受古亚洲-特提斯洋构造体制影响的强烈挤压造山和地壳增厚作用演变为早白垩世以来主要受太平洋构造体制控制的陆缘伸展裂陷和岩石圈减薄作用,经历侏罗纪古亚洲-特提斯构造体制大陆边缘拗陷和白垩纪以来太平洋构造体制弧后裂陷两大演化阶段。白垩纪以来太平洋构造体制的弧后裂陷演化阶段可细分为早白垩世至始新世裂陷期、渐新世至晚中新世拗陷期和中新世末至全新世裂陷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