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溶菌酶对海洋生物高分子壳聚糖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用粘度法和吸光度法 ,研究了溶菌酶非专一性降解壳聚糖过程中温度、pH、时间、酶浓度、底物浓度对溶菌酶降解壳聚糖反应速度的影响 ,确定了以壳聚糖为底物的溶菌酶的一些催化特性 :温度为60℃ ,pH值为4.0时 ,达到最大酶反应速度。0.5~4.0h内酶反应速度恒定 ;酶浓度在0.5~4U/ml范围内 ,酶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线性关系。米氏常数Km 为9.03×10-4 mol/L。  相似文献   

2.
余群  王重刚  陈荣  郁昂  郑微云 《海洋科学》2008,32(10):56-61
探讨了微量硒(Se~(4+))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Reeve))碱性磷酸酶(AKP)的作用。以催化动力学原理研究了不同缓冲系统中微量硒时AKP的影响。结果表明,Se~(4+)对谈酶的作用与酶所处的环境有关。在0.05 mol/L Na_2CO_3-NaHCO_3(pH 9.0)缓冲溶液中Se~(4+)浓度小于12.5 mmol/L时呈现出激活作用;Se~(4+)浓度大于12.5 mmol/L时呈现出非竞争性的抑制作用,其抑制常数为6.81×10~(-2)mol/L。在0.05 mol/L Tris-HCl缓冲系统(pH 9.0)中,微量Se~(4+)对AKP具有强烈竞争性抑制作用,其抑制常数为3.79×10~(-1)mol/L。经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圆二色谱的实验表明,微量Se~(4+)与AKP作用后,该酶的构象已发生了变化。研究发现海水环境中若含有微量Se~(4+)(SeO_3~(2-)),可以促进扇贝AKP的水解。利于贝类的生长发育和外壳的形成,并有益于贝类的繁殖。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采用福林-酚法测定了海月水母(Aureliaaurita)胃丝酶粗提液中蛋白酶的活性,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温度、pH和金属离子对海月水母胃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月水母胃丝蛋白酶具有很高的活性,且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8.5。Mn~(2+)离子对海月水母蛋白酶活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Cu~(2+)和Zn~(2+)对蛋白酶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Mg~(2+)、K~+、Ca~(2+)对蛋白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内脏为材料,分别通过30%和80%饱和度(NH_4)_2SO_4沉淀分级分离、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G-200层析、以及离子交换柱DEAE-32层析,从而获得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52,NAGase),经PAGE检定达到电泳纯,酶的比活力为505.21 U/mg。SDS-PAGE显示一谱带,测得该酶蛋白亚基分子量为121.5kDa,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得酶的等电点pI为6.01。以pNP-β-D-GlcNAc为底物,研究NAGase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中国鲎NAGase的最适pH、最适温度、K_m和V_(max)分别为5.4和55℃、0.421 mmol/L和13.158μmol/L·min~(-1);酶在pH=4.5~7.0范围内较稳定,在20~50℃之间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酶在276nm波长处有紫外吸收峰,在232.2nm波长的内源荧光激发下,酶内源荧光发射光谱峰在330.9nm波长处。Na~+,K~+和Li~+对NAGase活力没有影响,Ca~(2+)、Ba~(2+)和Co~(2+)对NAGase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Co~(2+)对NAGase的激活作用较大,5mmol/L Co~(2+)能使NAGase活力提高41.67%;Mg~(2+)、Cu~(2+)、Zn~(2+)、Mn~(2+)、Fe~(3+)、Al~(3+)、Pb~(2+)、Ag~+、Cd~(2+)和Hg~(2+)等10种金属离子对NAGase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mmol/L Cd~(2+)可使酶活力丧失85.60%,而Hg~(2+)对酶的抑制作用最强,0.1mmol/L Hg~(2+)可使酶活力丧失90.10%。EDTA对酶活力没有影响,推断中国鲎NAGase属于非金属酶类。  相似文献   

5.
α-1,4-葡聚糖裂解酶的动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藻中的α-1,4-葡聚糖裂解酶是红藻淀粉的降解酶,除了 红藻淀粉外,它还可以作用于多种底物。文中分别以PNPG和可溶性淀粉作底物,以龙须菜的 几个品系作为材料,研究了该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方面的性质。以 PNPG作为底物,该酶在60m in内酶促反应速度与保温时间成线性关系;在野生型龙须菜品系中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是50 ℃,在两种突变型品系中是40℃;最适pH范围在4.4~5.5;底物浓度是4mmol/L时达到最大反 应速度;葡萄糖对该酶促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可溶性淀粉作为底物,在反应60 min内 酶反应速度与保温时间成线性关系;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范围在5.0~5.8;底物浓 度是8mg/mL时达到最大反应速度;葡萄糖对可溶性淀粉的抑制作用比对PNPG的弱。  相似文献   

6.
从印度洋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出一株能够高效降解甲醛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IOFA1),该菌株可在40 min内完全降解100 mg/cm~3的甲醛.通过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对菌株破碎液中的粗酶液进行纯化,得到一条具有甲醛降解活性的单一蛋白条带.经MALDI-TOF/TOF质谱鉴定,该蛋白为甲醛歧化酶蛋白(FM11).序列分析表明FM11与其它物种已知醛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最高相似性为65%;结构域分析表明FM11含有2个保守的锌结合位点和一个NAD结合位点.酶学性质分析结果显示,FM11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25~50℃范围内能够保留95%以上的酶活力,尤其是在高于70℃的高温环境下仍保有约50%的活力,表现出广泛的温度适应性.FM11具有非常广泛的最适反应pH值范围(pH值为5~9),且在pH值4和pH值10时仍分别保留50%和80%左右的酶活力,表现出广泛的pH适应性.在pH值为5~7的条件下孵育1 h后,FM11仍保有97%以上的酶活,且在pH值为7~10条件下孵育1 h后,仍保留90%以上的酶活,表现出极好的酸性和碱性稳定性.Ca~(2+)、Mg~(2+)在低浓度时(0.5 mmol/dm~3)对FM11有较明显的激活作用.这些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开发Pseudomonas sp.IOFA1甲醛歧化酶在降解甲醛方面的用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僧帽牡蛎碱性磷酸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从僧帽牡蛎分离纯化出一种碱性磷酸酶,采用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柱层析法测得该酶分子量为1.57×10~5.以对硝基苯磷酸为底物,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3℃,最适pH值为10.0.在37℃和pH值为10.0的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米氏常数(K_m)为9.68×10~(-4)mol/dm~3,活化能(E_a)为45.85kJ/mol,温度系数(Q_(10))为1.80(30~40℃).对该酶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其在45℃以下较为稳定,50℃以上明显失活,并测定了该酶的热失活速度常数.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Mg~(2+)、Mn~(2+)、Ca~(2+)、Co~(2+)对酶有激活作用,Ag~+、Hg~(2+)、Zn~(2+)表现为抑制作用,Cd~(2+)几乎没有影响.Mg~(2+)是较有效的激活剂,表现为部分非竞争性效应,激活常数(K_a)为2.48×10~(-4)mol/dm~3,有Mg~(2+)存在时该酶活性中心的转换数量是无Mg~(2+)时的4.0倍.几种效应物对酶的抑制机理研究表明:HPO_4~(2-)、HAsO_4~(2-)、Cys为竞争性,其抑制常数分别为1.61、1.18和0.15mmol/dm~3;L-Phe为反竞争性,抑制常数为3.26mmol/dm~3.  相似文献   

8.
长牡蛎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长牡蛎为酶源提取材料,用正丁醇抽提,硫酸铵分级分离,DEAE-52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得到一定纯度的碱性磷酸酶,提纯倍数为61.96,比活力达1.326U/mg.该酶的最适pH值9.6,最适温度38℃,初速度6.8μmol/(dm~3·min),米氏常数Km值为1.30mmol/dm~3.实验结果表明,Mg~(2+)对该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Zn~(2+)、Cu~(2+)、Hg~(2+)对该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长江口及邻近陆架区1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和间隙水中锰、有机碳、硫化物和细菌的资料研究表明:沉积物中锰的变化范围为0.062—0.123%,平均含量为0.091%。间隙水中Mn~(2+)的变化在0.03—8.00ppm之间,平均含量为1.27ppm。沉积物中锰由河口向海洋减少,表层高于深层;间隙水中锰由表层向下递增。间隙水中Mn~(2+)主要来自沉积物中Mn~(4+)的还原,这种还原作用并不是沉积物中硫化物引起的,而是在细菌的媒介下,Mn~(4+)参与沉积物中某些有机物的降解反应时获得电子后被还原的,故它的含量和分布主要受细菌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以雨生红球藻提取物为原料,利用皂化法和溶剂分配法制备虾红素,并研究其结构及稳定性。通过优化皂化过程中的碱液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碱液浓度7%,皂化时间120min,温度15℃。此条件下,虾红素的转化率达96.12%,制备的虾红素得率为62.16%,纯度达80.36%。用HPLC-DAD-(APCI)MS/MS分析反应产物,解析虾红素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光照条件、金属离子和温度对虾红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处理对虾红素稳定性影响显著;Fe~(3+)、Ca~(2+)、Cu~(2+)对虾红素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Zn~(2+)、Mg~(2+)、Na~+、Fe~(2+)对虾红素影响较小;pH在3~8范围内,随着pH升高,虾红素稳定性提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虾红素的保留率下降。本研究为虾红素的活性、毒理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等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前期筛选获得一株海洋源Bacillussp.CAMT22370高产葡萄糖氧化酶菌株,本研究进一步通过离子交换及分子筛层析使Bacillus sp. CAMT22370葡萄糖氧化酶纯化了2.12倍,酶活得率32.37%,比活力达到8.47 U/mg,分子质量约为50 kDa。酶学特性研究表明,此酶在低温下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最适温度为30℃,超过30℃时酶活迅速下降, 45℃保温2 h活力降至75%左右;最适pH为6.0,在5.0以下和7.0以上时酶活迅速降低, 9.0时损失35%; Ca~(2+)和Mn~(2+)有明显激活作用, Na~+和Zn~(2+)有轻微激活作用, K~+和Mg~(2+)对酶活无显著影响,而Fe~(2+)、Fe~(3+)和Cu~(2+)对酶活有明显抑制作用,酶动力学参数Vmax及Km值分别为26.85 (μmol/(L·min))和109.26 (μmol/(L·min)),以上酶学特性与现有酶制剂存在明显不同,研究结果为该葡萄糖氧化酶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索研究了Pb~(2+)和Fe~(3+)在不同水溶液中对三唑磷的光降解影响。结果表明:在300 W高压汞灯照射下,在去离子水中,不同浓度的Pb~(2+)对三唑磷的光降解均起抑制作用。在人工海水中,0.01 mg/L和0.1 mg/L的Pb~(2+)对三唑磷的光降解有抑制作用,而1 mg/L的Pb~(2+)明显地促进了光降解。在天然海水中,1 mg/L的Pb~(2+)对三唑磷的光降解起了抑制作用,而0.01 mg/L和0.1 mg/L的Pb~(2+)在光照前60 min促进了光降解,后60 min则起了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Fe~(3+)在人工海水和去离子水中会促进光降解,而在天然海水中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该实验模拟结果可为水环境中该种农药污染的治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铜(Ⅱ)对H_2O_2氧化对苯二酚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铜的催化流动注射分析法。用含0.90%H_2O_2的磷酸缓冲液(pH为7—7.2)和3.5%对苯二酚水溶液作为试剂载流。采用内径为0.8mm、长度为450cm的聚四氟乙烯反应管道;8μl流动吸收池,在420nm处测量对苯醌。反应温度为65±0.5℃,进样体积为230μl,进样频率为每小时24次。铜的线性范围为0—50μg/L,对40μg/L铜测定的变异系数为2.93%。用于天然水(包括海水)中痕量铜的测定,铜的回收率为92—104%。  相似文献   

14.
以海洋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sp. Y-389)的基因组为模板,设计普鲁兰酶基因的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载体pET-28a(+)后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4 347 bp,编码1 449个氨基酸的普鲁兰酶,为Ⅰ型普鲁兰酶,有4个保守的结构域,属于糖苷水解酶家族13;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成功诱导出了可溶性的目标蛋白;随后对其酶学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酶的比活力为54.53 U/mg,其最适的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为6.0,Na~+和Mn~(2+)对该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Cu~(2+),Zn~(2+)与Fe~(2+)对其活性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其酶学参数K_m和V_(max)分别为3.12 mg/mL,228.8 U/mg,将为今后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西太平洋典型弧后盆地冲绳海槽和马努斯海盆的区域地质背景、岩浆岩、喷口流体、热液柱、沉积物及多金属硫化物。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在构造和地球物理特征上南北分异,从北向南地壳厚度减薄,南部重力异常变化大,发育条带状磁异常,中部则具有最高的热流值。马努斯海盆的重力异常变化较小,磁力异常呈东西向展布,海底扩张中心附近出现磁异常条带。马努斯海盆已出现洋壳,冲绳海槽的地壳属于过渡性地壳,在中南部的地堑中可能已出现洋壳。冲绳海槽与马努斯海盆玄武岩的岩浆是由源区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原始岩浆与板块俯冲组分混合构成。中酸性岩与基性岩具有相同的岩浆物质来源,是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与马努斯海盆火山岩相比,冲绳海槽火山岩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冲绳海槽的喷口流体为富含金属元素(Mn、Fe、Zn、Pb)的酸性高温(高达320°C)流体,其热液柱中的Zn~(2+)、Cd~(2+)、Pb~(2+)、Cu~(2+)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正常海水。马努斯海盆的热液柱呈现出CH_4、Mn、Al、δ~3He正异常及pH负异常的特征。与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的喷口流体(220~276°C、pH=2.5~3.5)相比,DESMOS热液区的喷口流体温度(88~120°C或120°C以上)相对较低,酸性更强(pH≤2.1),二者较低的δ~(34)S_(H_2S)和δD值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有酸性挥发分进入岩浆流体。冲绳海槽与马努斯海盆含金属沉积物的分布及其元素含量特征具有差异,相应地,两个弧后盆地含金属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也不同。冲绳海槽和马努斯海盆热液区均具富Zn型、Ba-Pb-Zn型、Si-硫化物型和Si-硫化物-硫酸盐型热液产物。与冲绳海槽的多金属硫化物相比,马努斯海盆中多金属硫化物的Pb和Au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典型的埋栖型滩涂贝类,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常暴露在富含硫化物的环境中,并表现出较强的硫化物耐受能力。胞质磺基转移酶1B1(SULT1B1)位于硫代谢途径下游,是催化磺化反应的关键酶,在甲状腺激素(THs)等内源性物质的生物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ScSULT1B1-12基因在缢蛏耐硫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其序列特征,并结合血液中S O42-浓度变化,开展其组织表达及不同浓度(50μmol/L、150μmol/L、300μmol/L)硫化物胁迫72 h后的表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ScSULT1B1-12基因全长cDNA为1 100 bp,含有89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98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ScSULT1B1-12含有4个催化活性位点(56K、104N、106H和134A)、1个N端的PAPS结合域(YPKSGTXW)、1个C端的PAPS结合和二聚化域(RKGXXGDWKNXFTVXXE...  相似文献   

17.
JNK通路是MAPK信号通路的子通路之一,参与生物体的多种应激反应。本研究分析了单环刺螠JNK分子的特征,并对50和150μmol/L硫化物应激下单环刺螠呼吸肠中JNK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单环刺螠JNKcDNA全长2 102bp,编码403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JNK家族的典型特征。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显示,单环刺螠呼吸肠中JNK总蛋白数量在硫化物暴露期间未见明显的变化;当单环刺螠暴露于硫化物环境中时,其呼吸肠细胞中磷酸化JNK的含量呈现显著性地持续升高趋势,其起始显著升高发生在单环刺螠暴露0.5h,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磷酸化JNK的含量持续升高,并在150μmol/L硫化物暴露48h时其含量增至最高,为对照组的10.2倍;此外,暴露于50μmol/L硫化物中的单环刺螠呼吸肠磷酸化JNK含量普遍低于150μmol/L硫化物相同暴露时间的磷酸化JNK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单环刺螠JNK基因拥有进化保守性,且JNK信号通路在单环刺螠呼吸肠应对硫化物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霞水母Cyanea sp.中分离刺丝囊,提取刺丝囊毒素(NV),并研究了温度、pH和几种化学组分对其溶血活性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4~37℃范围内NV的溶血活性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毒素在4℃以下几乎没有发生溶血反应,在37℃以下反应45 min以后,溶血活性达到最大值;毒素的溶血活性对pH敏感,在pH 7.8时.溶血活性最强,溶血率为93.53%.EDTA、NaCl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NV溶血活性都具有稳定作用.通过正交实验发现,GSH对溶血活性的影响最大,当提取液中含有1.0 mmol/L GSH和5.0 mmol/L NaCl时毒素的溶血活性最强.DTT(二硫苏糖醇)明显降低毒素的溶血活性,说明毒素中溶血蛋白的活性很可能与分布在蛋白质表面的二硫键有关.Ca2+虽然能够增强毒素的溶血活性但是对毒素并没有稳定作用,所以Ca2+可能只是毒素溶血活性的活化剂.甘油对毒素的稳定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单因素实验对海洋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xylanilyticus sp.JZ008)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温度为35℃、pH值为7.5、接种量为3%(V/V)、装液量为50cm3/250 cm3时,菌量达到2.01×108CFU/cm3,比优化之前提高了40.6%.添加海藻寡糖可以促进菌株生长,添加量为5.0 g/dm3时发酵液中活菌数是对照组的2.51倍.研究了菌株JZ008对Cd~(2+)、Cr~(3+)、Cu~(2+)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菌株JZ008对3种重金属离子污染的水溶液吸附率效果明显,20 d吸附率分别达到95.6%、96.4%、87.0%.土壤重金属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海藻寡糖复配菌株JZ008组对Cd~(2+)、Cr~(3+)、Cu~(2+)吸附效果明显,60 d吸附率分别达到82.5%、82.0%、86.9%.菌株JZ008对重金属的优良吸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在重金属修复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底质中的硫化物含量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指标。本文对灵山卫附近海域50个底质样品进行了硫化物分析。硫化物的最高含量为78.42mg/kg,最低含量在方法的检出限(0.5mg/kg)以下,平均含量为5.29mg/kg。该海域大部分硫化物的含量在5.0mg/kg以下。硫化物的含量较低,表明该海域的底质环境为氧化环境。硫化物的含量主要受物质来源的影响,也与水动力条件和水深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